阅读记录

第40章 诡异的河流(1)[2/2页]

王二白盗墓 江入隔年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支,到了现在不说百发百中吧,最起码也不会偏差太大。要不怎么一枪一个小朋友呢!
      强子腆着一副狗脸,央求梁一清有时间也教教他,梁一清只是机械的应付着,我看强子这辈子算是和枪支无缘了。其实这话我说早了,强子最后还是学会了打枪,甚至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我们收拾好行囊,把车门锁好,朝最近的藏民毡房走去。在海拔三千米的草原上,再加上刚下过的雪,每一步下去,积雪都到小腿肚子那,走起来很是吃力。
      最先放弃的还是强子,“我说要不算了吧,要事要紧,这要是走过去,天还不得黑了啊。”
      真是什么话都让他说了,下车参观下民俗风情是他提出来的,这会又觉得路难走要回车上的还是他。
      不过,我们在车上还感觉不到海拔高,走起路缺氧,下了车走起来,每一步,喘息都费劲,强子那种体型,估计更是费劲了。
      我看了看梁一清,“一清,要不还是算了吧,我们也不是非看不可,等春暖花开之时,再在这草原上策马奔驰。”
      梁一清本来就不大乐意,可见我和强子兴致勃勃,不好扫兴,才陪我们下车的,这会听我们反悔,当然也是求之不得。
      最后我们三人还是回到了车上,顺着河流继续向八角古城驶去。
      游客少的地方,都还保留着藏民古朴的民风,在去八角古城的路上,是一片开阔的草原。一条十多米宽的河流,一直贯穿始终,奇怪的是导航上并未显示有河流。
      我们在当时,也没有多想,强子抱怨着,“导航这玩意,听着高大上,实则吊用没有,连这么宽的河流都不显示,要是按着它的指挥,我们这会早就进了河里喂王八了!”
      他也不想想,我们从兰州到这,一路上都是导航规划的行程,要是没有这玩意,现在我们还在国道上打问方面呢。真应了那句话,纵使你有千般好,一步之错众人嫌。
      也就在要进入八角古城时,这条河流把去路隔断了。我们没有办法,只好下车,向渡口的老人打问情况。
      也许是因为快要交接班的时候,渡口的老同志对我们爱搭不理,就是说上那么一两句,也都是用的当地话,我们根本听不懂,就连万能的梁一清,也是一知半解。
      俗话说,人情不够钱来凑,只要是在中国境内,畅通无阻的就是毛爷爷了。等梁一清拿出一张百元大钞,老同志对我们的态度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也开始说起了藏南普通话。
      “小娃娃们,是来旅游的吧,今天过不去了,每天早上八点一趟渡船。”
      这是什么规矩了,遇河修桥是现代经济建设的一条重要任务,眼前的八角古城也算的上是小有名气,怎么还只依靠传统的摆渡,来运输过往的人员,还只是每天一趟,不说给我们过路人带来不便,就是他们当地人,也极为不便利。
      梁一清还想继续使用钞能力,又掏出了几张百元大钞,“老师傅,您看我们急着赶路,能破例送我们一次吗?”
      渡口就有小船,划过去也就是几分钟的事情,我们一致认为,渡口的老头是想待价而沽。
      这次老头并没有看在钱的面子,连忙摇头,“不行不行,每天一趟是规矩,是谁也不能搞特殊。”
      这要是碰到特殊情况,还就让这么一条河流给困住,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办法是人想出来的,困难同样也是人创造出来的。
      强子火冒三丈,“老同志,船就在那停着,你几分钟的时间就能把我们送过去,大家各取所需,何乐而不为啊!”
      渡口的老头不为所动,“我说不行就不行,你们要是实在想过去,再顺着河流往下走百八十公里,那里有桥,全天二十三小时,随便来往。”
      我看这老同志也不像是糊涂到了连时间都分不清,一天二十四小时,小孩都知道的时间观念,到他这怎么给人少说了一小时,我只当他是口语。
      渡口老头看在我们左右为难,好心劝说,“小娃娃们,你们就听我劝吧,这条河邪性的很,要不是因为这,谁会和钱过不去啊!”
      邪性,这普普通通的一条河,有什么可邪性的。

第40章 诡异的河流(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