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65章新发现[2/2页]

明末之伟大舵手 英联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蓑衣,但带上这些东西出行就不便了,试想军队穿着蓑衣作战光着脚的窘境?另外他们部队乃火药部队,任何一种防潮隔水的东西对他们来说都是无价之宝。
      米柱马上命人将种子在柔佛省种殖,至于新家坡太小了,就不种殖这东西了,远航舰队再度出发,去南美寻找更多的新物种和抢夺西班牙人的金矿。
      如果橡胶树种殖成功,他们将会全力的推广种植,广泛的应用于方方面面,米柱就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实验室,研究如何使用橡胶,让这种东西更好的为他们服务。
      这就南洋军与大明不同的地方,他们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极强,一旦发现有用,立即会全力推广,像大明,年年饿死人,但推广高产量的农作物就是如此困难,还是在皇帝下场推广,情报机构下场推广的情况之下,才获得了推广,走进民众的视线,成为没有办法之下的替代物。
      米柱在南洋全面推广种植玉米、土豆、蕃薯,一点压力也没有,今年农作物大丰收,他们运往次大陆,赚了不少莫卧儿人的黄金。
      波斯人本来十分痛恨南洋军的,势不两立,但是他们的粮食大减产,只有南洋军有粮,他们没有办法,只好低下高贵的头颅,向南洋军购买粮食。
      南洋军的船队一直向运粮前往大明的传统,南洋粮价低而量大,对于稳定粮价,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但南洋军的做法,并不招大明粮商之喜,他们联手给南洋军下绊子来着,拒收拒卖南洋军粮食来着。
      因为南洋军粮食来了,他们生意就不好做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大量粮食的供应,永远不缺,意味着粮价永远平稳,永远是那个价,大伙儿不好操作了。
      大明境内的粮商,都是有钱有势的人在做,人家做的可不是卖粮生意,而是期货生意,粮价根据气侯产量丰灾年决定,灾年来了,粮价必须升,这才能迫得那些泥腿子们卖田卖地卖儿卖女求活,大伙儿才好操作,从中获得大利,这才是大钱,相对于此,那一点卖米之钱,算得是什么?
      但是现在不同了,南洋军源源不断的运入,广州、泉州、宁波、杭州、登州、天津港口,粮食堆积如山,大伙儿根本没有操作的空间呀!
      所以这些人一合计,这样下去,生意是没法做了,他们便联合决定,自此以后,再也不进口南洋粮食了,任你价平,任你堆积如山,就是不进你的,没有他们这些经销商,你们这些南洋蛮夷还有办法把粮卖给百姓和市民?
      不过这些小伎俩,以前是有用的,大伙儿联合起来,就可以令官府屈服,粮商代表的也是江南大地主的利益,他们在朝中有人,说几句话就可以震住这些地方官员。
      不过现在,马上让锦衣卫侦知,上报御前,皇帝朱由校大怒:“民以食为天!这等奸商,欲让民怨四起,天下大乱乎?”
      许显纯一边咳一边说道:“南洋粮食海量供应,让粮价稳定,这就让那些奸商们没有操作的空间,不得随意升价,自然不服,要搞些小动作。”
      朱由校知道此事可大可小,说道:“折子转呈内阁,让魏阁老负责,告诉他狠狠收拾,不用顾忌。”
      许显纯道:“喏!”
      朱由校道:“锦衣卫派去南洋的人有什么说?还没有折子回来?”
      许显纯道:“路途有些远,一时半到还没有消息传回来。如果不是路远,成祖也不会放弃越南,撤兵归来。”
      朱由校眼中光芒一闪,说道:“许大人似乎别有所指。”
      许显纯道:“臣一身功名富贵,全为皇上所赐,粉身碎骨,难报万一,臣心中有一句话,不吐不快。”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
      朱由校亦是在认真听,沉默了一会儿之后,才道:“朝中大事,不是你一锦衣卫指挥使所能关心的,专心做好自己的事,退下吧?”
      许显纯磕了几个响头,说道:“喏!”
      许显纯所言,朱由校何偿不明白,朝中诸公何尝不明白,但有些人就是要挑起事来,用意诛心。

第765章新发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