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章 升斗小官之子[2/2页]

大明从慎重开始 一笑澄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不过,抛去自己夹带的那一丢丢私货不谈,梦楼当真是一本好书,千古奇书,当之无愧。
      想拒绝它的诱惑,除非……
      看过更好的。
      真香也不是不可能。
      严成锦就等他这句话了,这么重要的东西,他当然是随身携带的,忙不迭掏出纸稿。
      幸亏刚才何能哭嚎着把火盆扑灭了,才没烧成,严成锦暗自给他记了一功。
      “爹想通了便好。”
      严恪松已是龙行虎步来到身前,颤巍巍地接过稿纸,如获至宝般谨慎地数着,露出释然的笑容。
      “爹今日感悟颇多,就如黄河天上水滔滔不穷,爹要将它们都写出来,等爹当了大文豪,你便是,大文豪的儿子!”
      “???”严成锦有点恍恍惚惚。
      严恪松修编典籍十几年。
      挥洒笔墨三千,修撰书籍无数。
      但都没有一本是署自己的名字,全他娘的是?他人做嫁衣,他也是有心气的人。
      如今手捧着自己要写的第一本书,严恪松竟隐隐有些激动。
      严恪松拿着书稿走出几步,却马上回过头来,感受到他那火辣辣的目光,严成锦道:“爹,真的没有了……”
      “那就好。”严恪松这才放心让房管事去磨墨,差人去买最好的纸来,迫不及待去书房了。
      有道是,人到中年喝枸杞,一杯枸杞半年寿。
      严成锦让下人给老爹泡枸杞。
      他自己也是常喝的。
      书房一会儿传出酣畅淋漓的笑声,一会儿又如古井深潭般沉寂。
      直到深夜,书房还灯火明亮。
      晚饭的时候,严恪松没在,严成锦偷偷让人加了一只鸡,再苦不能苦身子,再穷不能穷伙食。
      吃饱了,才有力气活下去。
      饭后回到房里,严成锦让何能掌灯摇扇,看能买到的这个时代的一切资料。
      史书写得再怎么详细,也不如身在明朝了解得更清楚,严成锦几乎翻遍了所有能找到的资料。
      结合对明史的记忆,这样才能纹丝合缝。
      果然和他记忆中的一样。
      弘治十一年,五月二十五日,便传来消息,河间府天降暴雨,府域之内的百姓免赋一年。
      严成锦就知道自己算的时间不差。
      这些日子里,严恪松闷头在书房不出。
      他不过四十出头,虽说拿毛笔码字,是个熬人的事。
      可他正值壮年,又有枸杞护体,想来无事。
      一日早晨,书房的灯火还亮着,里头悄无声息。
      严成锦便训斥:“大白天怎敢这般浪费蜡烛?”
      何能跟在严成锦后头:“少爷,老爷还在书房里呢,昨夜一直未曾出来,今日一早,小的就去问候了。”
      “我爹还在书房里?”严成锦有些意外。
      何能道:“在呢,房管事也在。”
      人在里头为何没有动静,莫不是睡过去了?
      严成锦将信将疑地推开门,地上丢了一地的废纸团。
      房管事好像一夜未睡的洞房郎一般,萎靡地不停打哈欠,抓着墨条的手,偶尔磨动几下。
      只见,严恪松神清气爽地站在书案前。
      相比之下,他红光焕发,双目依旧神采飞扬。
      枸杞护体,强大无比!
      见他进来,严恪松放下笔,拿起一旁整理好的一沓书稿,喜道:“这是为父这些日子所写,你看如何?”
      严成锦接过稿纸,从开头一章往下看,眼神愈发明亮。
      与原书有差别在所难免。
      但味道,还是那个味道!
      自己多加的那几笔,老爹也忠于大纲的基础上,写出来了。
      “儿子觉得……还不错。”
      凡事留三分,日后好较真。
      严成锦没把话说满,一来是怕老爹骄傲上头,二来也是给自己留点余地。
      就是不知道,明朝百姓的反应如何?

第3章 升斗小官之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