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临死之前,她给丈夫说,希望女儿不要再嫁给一个海商,让她平平安安地活着就好。
      海爷含泪答应妻子的要求,他觉得对不起妻子,因为必须出海,让爱妻活得不好。
      妻子死后他又跑了几年海上后,海爷终于慢慢收手,有机会退出那一行。
      这时候才发现女儿已经到了找婆家的年纪,他开始找女婿。
      只是海家是海商,最合适的婚嫁对象自然也是海商。
      妻子不让女儿嫁到那种人家里,可嫁的就比较少了。
      “海爷后来想把小主人嫁给书生,这样子有钱供给,说不定会考取进士,小主人就可以成为官夫人。”七伯说。
      余颖一听,点点头,这的确是一个可能。
      七伯接着说:“但老主人也知道,有些书生在本质上瞧不起商人,一旦他们把海家的家产压榨干净,那么小主人就危险了。”
      说到这里,七伯想起来海爷的话。
      海爷说,他发现女儿被养的不知道人心危险,现在再改已经晚了,改不了。
      能当官的人心眼子都不少,他怕女儿受伤。
      书生这个选项,被拍飞。
      七伯说出来这个理由来,余颖想了一下,能接受。
      看多了那种升官发财换老婆的书生,所以海父的想法很真实。
      而且据余颖的观察,嫁进农家也是不可能的。
      原主的吃喝用度都太过能花钱,农家根本养不起。
      虽然所谓的农,指的是有田地的地主。
      而非所谓的佃农。
      但地主,尤其是土地主。
      根本就没有能力保护好原主。
      想来想去,原主嫁人的范围,就变得是很狭窄。
      “还有,老主人也知道,商人越是有钱,越是危险,海家没有后台,只是有海爷的面子撑着。”
      “可海爷知道,要是他之后去世,人走茶就凉,他总要为小主人挑个有后台的人家,让你后顾无忧。”
      “正好镇南侯府急需要钱,想要续娶一位嫁资丰厚的妻子,就找到了老主人,老主人思虑再三,最终和侯府达成协议。”
      七伯说话时,还一直注意着余颖的表情。
      他怕小主人不明白老主人的想法,误会了老主人。
      而今一看,余颖脸上露出的神情是平静的,并没有什么愤怒。
      看后,七伯心里是高兴的,老主人地下有知,一定会很高兴的。
      七伯这时候自行脑补了一番,觉得是小主人经过生死之后,快速成长起来。
      根本就没有想到里面换芯,还以为是血脉的关系,让小主人变得也是厉害起来。
      海氏夫妻都是那种精明能干的人,只是没有把女儿往那个上面养。
      海父在妻子死后,一直想要培养出来一个大家闺秀。
      反而对人心、人性上的教育不足。
      “达成什么协议?那么父亲有没有什么实证?”余颖问。
      这大问题。
      毕竟有实证才能算数。
      七伯说:“老主人临走之前,说过要是小主人非要问,就给你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余颖一听,感觉好熟悉。
      这不是六祖慧能大师留下的东西吗?
      难道东西藏在寺庙里?
      不怎么可能,天下的寺庙真的不少,往哪里去查?
      难道是藏在原主家乡的寺庙里?
      余颖一时间没有说什么,她要琢磨一下。
      就算是在寺庙里,也地方不小。
      难道让她派人一点点在寺庙里搜?
      这不太可能。
      因为那些和尚是不可能让她做的。
      “对了,七伯,父亲和那个大师比较熟?”余颖问。
      “没有,老主人就没有什么好友,尤其是释门的人,更加是没有。”
      那么余颖就打消了原主亲爹留下的东西,有可能藏在老和尚那里的可能。
      “七伯,我知道了,我会慢慢查的。”
      “好!我就留在京城里,有什么事情就找我。”
      “七伯,这一次可以在京城里玩玩,我有事一定会去找七伯的。”
      让人把七伯送下去休息后,余颖想了一下。
      决定慢慢做,有些事情一定要慢慢找。
      她不急,也有时间。
      事实上,在查完侯府之人后,阿一它们查到外面。
      这段时间里,原主的夫君靳侯爷一直是有些魂不守舍。
      很多事情算是有了大体的轮廓,原主的死因也是指向那个人。
      余颖已经查出来,他的前妻萧氏前段时间已经回到了京城。
      呵呵,原主大概就不知道自己夫君的前任是怎么样的人。
      余颖是知道的,因为她去查过。
      说起来,他们是一对恩爱无比的夫妻。
      造化弄人的是,两个家族的人都借了国库的钱。
      偏偏遇到皇帝发现,自己的国库空了。
      连支付正常的费用,都做不到。
      不得不派人追债。
      为了给那些借款的人一个压力。
      皇帝还规定,在半年后不归还的,要重重惩罚。
      这条旨意一下,借款大爷们是哀呼不已。
      没钱好吧!不然它他们怎么会去借款?
      这个风潮也波及到了镇南侯府。
      搞得侯爷夫妻不得不和离。
      因为那位前妻的嫁妆,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来自国库的借款。
      女方的家人为了还债,不得不准备把嫁出去的女儿所带着的嫁妆变卖,然后还国库的钱财。
      不然一家人就要被撸掉官职。
      还是判刑。
      要是镇南侯府有钱,就可以帮着前妻萧氏还钱。
      可偏偏镇南侯府也是需要还钱。
      也有人要打女方的嫁妆主意。
      这种情况下,最后是两个人不得不和离。
      不和离不成的。
      双方家里都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谁都想着拿嫁妆填窟窿。
      萧氏是左右为难。
      她不知道该怎么办?
      一边是恩爱的夫君和心头肉儿子,一边是为了她付出良多的娘家人。
      最后娘家大嫂找上门来,说要是小姑子不把嫁妆还回去,她就带着儿女吊死在镇南侯府大门前。
      反正公婆两个人已经躺在床上。
      让萧家就此灭亡。
      至于小姑子。
      他们萧家就不要了。
      而且大嫂指出来镇南侯府的窟窿太大,就是萧氏的嫁妆全部填上也不够。
      反而萧家只要拿回小姑子的嫁妆,再加上变卖一些家产,就可以让萧家转危为安。
      萧氏一听,最终是不得不提出了和离,带着嫁妆离开侯府。
      侯爷原本是不愿意的。
      但侯府没有钱。
      要是再不找到一个财神爷,侯府也是完蛋。
      作为一个勋贵子弟,靳侯爷很明白侯府意味着什么。
      如果没有了侯府。
      那么靳家很快就会成为最平凡的人家。
      最终侯府的掌权人靳侯爷,不得不屈服于现实。

第三章 萧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