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6章:立誓井神像[1/2页]

天工造物:盐韵情 吸血小妖兔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轩之哥哥,你看,阿珍与你挽的发髻可行?”
      梅珍将铜镜递与刘衍,有些局促不安。
      她可从未与男子挽过发髻,连梅下雨亦是没有。
      看着挽得并不紧实的发髻,梅珍搓了搓手,愈显窘态。
      刘衍接过铜镜,左右看了看,并未言语,只是双眉微蹙,令梅珍愈发忐忑。
      “唔...”
      半柱香的时间后,刘衍才微微点头。
      “嗯?”
      现下,换梅珍蹙眉了。
      “唔”是代表满意,亦或是不满意啊?
      “还成,不过,尚有进步之余地。”刘衍点头道。
      “那便是不满意喏!”梅珍瘪了瘪嘴。
      “阿珍与我挽发,我自是满意,尽管..尽管有些松散。”
      轻抚了一下发髻,刘衍便放下铜镜,拉过梅珍之手,笑望着她。
      “今日..今日作甚?”
      梅珍微微别开头,不与其对视。
      她发现,刘衍看她之眼神,愈发别有深意,让她不禁心下慌乱,亦手足无措。
      “去祭拜梅师傅。”刘衍轻声道。
      “好!”梅珍点点头。
      她匆忙赶着回来,亦是为了今日能去祭拜梅泽,告与他,女儿已然十六,又涨一岁矣。
      食过果儿烙的胡饼,刘衍便带着梅珍,向井神庙缓步行去。
      “咳!果儿,你留于家中,清扫一番,这几日,本王皆会住于此处。”
      临行前,刘衍向果儿交代一番。
      “是!王爷。”果儿垂首道。
      “你不回少府监府住吗?”梅珍随即问道。
      “赶我?”刘衍挑眉。
      “没有!只是..只是这里逼仄,物什亦不齐全,你住于此处,恐多有不便。”梅珍急忙解释。
      “我当年行军打仗时,所住的帐篷还不如此处的东厨大呢!”刘衍笑道。
      “那..那便随你。”梅珍小声道。
      “可是阿珍在嫌弃与我?”刘衍再次挑眉。
      “哪有!”
      梅珍嘟了嘟嘴,便率先向门外行去。
      “分明就有!瞧你,不敢正眼看我,定是心虚。”
      刘衍跟了上去,拉住梅珍之手,不依不饶。
      “没有!”
      “有!”
      ......
      看着二人调笑打闹地慢慢远去,果儿倚在门口,会心一笑。
      小姐与王爷可真般配!
      “阿珍,你还记得吗?此处,乃我们初识之地。”
      来到石桥边,刘衍笑着看向梅珍,眼波涟漪。
      “怎会不记得!”
      梅珍笑笑,说道:“当年,我还妄图贩售野鸡与你呢!”
      “哈哈哈!是啊。”刘衍仰头大笑。
      “可谁曾料,堂堂下邳王,竟被野鸡身上残存的血腥味儿给弄得恶心不适,作呕不已。”
      梅珍微微挑眉,一脸戏谑地望着刘衍。
      “咳!我说过,当时因为长途跋涉,有些体虚。”刘衍急忙解释。
      “哦。”
      梅珍耸耸肩,不置可否。
      “阿珍,是不是要我再来一次水上飞,才能将你脑中对我羸弱的印象彻底消除啊?”
      刘衍戳着梅珍的头,微微皱眉。
      “嘻嘻!”
      梅珍缩着脖子,朝刘衍调皮地吐了吐舌头。
      “咳咳!”
      梅珍后退一步,指着后面从密林,对刘衍说道:“穿过这座林子就到井神庙了,我给公子引路吧,以免公子在林间迷路。”
      “那便有劳姑娘了!”刘衍笑着拱手。
      随后,梅珍便打头,一手拎着裙摆,一手拨开前面的乱枝,亦如当年一般,为刘衍带路。
      刘衍则亦步亦趋,伸出长臂,为其拨开前面的乱枝。
      “这是新修的路?”
      走了一会儿,梅珍便领着刘衍,行至那条运盐小路。
      “嗯,王将军派人修的,说是为了方便运盐。”梅珍点头道。
      “王将军真可谓大智若愚,外粗内细啊!”刘衍赞许道。
      “是呀!有了这条林间小道,大家往来富世盐井,便快捷方便许多。”
      “嗯!”
      刘衍点点头,牵着梅珍之手,便踏上这条运盐小路,向着井神庙缓缓而去。
      此路为一条泥路,颇为简陋,只是将路面的树木砍伐后,再将地面的泥土夯实而成,并未使用熟土。(熟土:把土用火炒一遍,这样便不会有虫或草,保证了土的质量,譬如秦始皇兵马俑,便是以熟土所制。)
      晴天倒还好,若是遇上大雨天气,这条路必然泥淋不堪,皆不利于人车通行。
      “怎么了?”
      见刘衍盯着路面凝眉发呆,梅珍不禁好奇地望向他。
      “这条路还需加工改良一番,才能方便日后长久使用。”刘衍说道。
      “嗯,确实如此。”梅珍点头赞同。
      “我这次带来的人手,不仅可用于修筑盐道,亦可用于修筑其他道路,以方便百姓出行。”
      “轩之哥哥,你真好。”
      梅珍摇了摇他的手,面露钦佩之意。
      刘衍莞尔,凝视着梅珍,笑语道:“我堂堂一藩王,上能为民谋利,下能为卿暖足!”
      “轩之哥哥!”
      听闻

第146章:立誓井神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