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百八十二章皇帝回归[1/2页]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唐晓非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前一段时间,后勤说缺粮,赵桓已经预感到后方出了大问题。
      但西征关键时刻,他只能将这事压住,不然西征可能就前功尽弃了。
      赵桓来回在行宫走了整整半天,心绪难平。
      良久,望着西方的残阳,叹了口气:但愿岳飞能平定西域。
      他决定班师回朝。
      内乱不是小事,而且这一次辽东铁林军都参与进来的,稍有不慎,很可能造成前唐安史之乱的局面。
      或甚在朝堂上换了主人。
      毕竟现在想要推翻新政一些改制方案的大有人在。
      第二天,赵桓就自己领了五万御林军,开始向东返回。
      关于辽东造反的事情,他并没有公告出来,只是以凯旋回师的名义先回朝。
      半个月之后,大军抵达高昌城。
      李光亲自出城迎驾。
      此时的高昌城与赵桓离开的时候有一些区别。
      至少大街上没有那么多人了,因为高昌城粮食紧缺,李光严控了粮食,人们为了减少消耗,很多人不出门走动了。
      李光将自己所了解的情况都跟赵桓说了一遍。
      从一个半月前,河套路就停止向高昌提供粮食。
      据传回来的消息,西北进入战时状态,唐恪已经对所有的粮食进行严控。
      西北军在五天前已经南下拱卫京师。
      这是一个不好的消息,西北军因为地处战略要地,即便辽东发生战乱,也不会轻易南下。
      现在南下,说明辽东叛军已经攻入居庸关了。
      赵桓心头一紧,这预示着这些年好不容易恢复过来的河东与河北两地很有可能要再一次在战争的铁蹄下流血了。
      在高昌城只是做了短暂的停留,赵桓一路东进,一路没有做任何停留,全军急行军,在短短的五天之内,进入了玉门关。
      已进入玉门关,赵桓心就稍定下来。
      首先是去沙州打听了一番消息。
      中原战争,导致河套路的粮食也飞涨起来。
      而且听说南边的陕西也有人叛乱了,有一部分富商在民间收买笼络了不少私人武装,甚至还流出一批火枪。
      陕西路的形势也变得非常紧张起来。
      当赵桓进入到肃州的时候,肃州几乎已经没有守军了,整个西北能调走的都被唐恪调走。
      要知道,肃州曾经是大宋河套路的主要军事重镇。
      赵桓又派人往北边去北府调兵,几天之后,回来得到的消息是北府兵早已被唐恪抽调走。
      赵桓心头顿时有些恼怒起来。
      肃州城的粮食价格已经涨到一石5贯钱。
      按照肃州城一个普通工人的月薪2贯,一石一家人吃两个月,收入基本上都用来买粮食了,基本没有余钱。
      百姓刚刚好转的生活,一下子就进入了崩溃的边缘。
      赵桓看得心痛不已。
      他好不容易将国内清扫完后,打算通过战争来发动一场顶层金融的战略扩张,如今却要因为内乱要延期。
      他仅仅握住腰间的刀柄,目光平静,但心中却已经翻江倒海。
      这一次无论是谁,朕都要大开杀戒!
      两天后,赵桓从肃州城直接南下进入陕西路。
      此时的陕西路已经大乱。
      就说赵桓即将抵达的秦州,秦州知府何卫东的尸体就挂在秦州城楼,已经腐烂,没有人去领。
      赵桓带着几个亲卫军先去前面打探一番,路过秦州外的牛家村的时候,就看到一些穿着军装的人在村里抓壮丁。
      此时天气已经

第六百八十二章皇帝回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