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轩一会跑进一会跑出,观察着庭院的角角落落。
“梦梦姐姐,这个上面刻的是什么呀?”刚一进门,一个高大的影壁吸引了他的注意力。现在祝梦在他心目中的形象,已经成了一个无所不知的人,取代了他爸爸的地位。
遇到不知道的东西,第一反应,变成了去找他的梦梦姐姐给他解答。
祝梦当然不会打破小朋友的期待。耐心的给他讲解起影壁的作用和刻画花纹的寓意。
没多久,小朋友的注意力又被其他东西吸引。
祝梦随时举着相机,细心记录。肌肉力量强化后,去节目组专业扛长枪大炮也只是小意思,更别说她买的仅仅算是微单了。
自媒体时代,景区拍照的构图教程在网上有很多人曾经发布。祝梦也恶补过不少功课。
但一张好的照片,能够直观吸引到人们驻足的,往往是它的故事性和氛围感。它们来自于摄影者的拍摄这张照片的初衷和一现的灵光。
立意,是一个摄影师拿起相机该做的事。
在扎实掌握了构图技巧的前提下,看到一个画面,想怎么拍,就是摄影师自己的事情了。
技巧只是辅助,想法才是重点。
半块影壁遮挡,虚化前景,庭院半遮半掩,有稚童垫脚看向水缸中,尽显孩童天真,庭院幽深,历史与现实交汇,说不尽时光荏苒,岁月悠长,道不全少年可爱,生气勃发。
日渐高起,天空蔚蓝,民宅褐黄,是数百上千年如一日的文化传承。
祝梦见到好看的场景,适合拍照的,就会告诉轩轩妈妈,教他们一家三口摆一些有趣的姿势,自然而生活气十足。
动态的人和静态的建筑结合,让静止的照片也平添几分生气。
40院近千间房屋,有不少关中民俗相关的展品陈列其中,慢悠悠一边闲逛一边讲解,拍照穿插其间,这就到了下午四五点。
幸好他们早上在回坊买了不少小零食,中午坐在树下大石碾子做成的桌椅旁,饿的时候还能垫一垫肚子。
西省民间早年有习俗,大石碾子家家户户都有。不少博物馆景区匠心独运,把石碾子变成了桌子凳子、绿化中的路。
小朋友认真的一步一跳,力求每一步都能踩到正中间的孔洞。
轩轩爸妈佛系带娃,如果摔跤了自己就会学乖。远远地坠在儿子后面看他化身小跳蛙犯傻。
民俗博物馆还收集了不少拴马桩,一眼望过去密密麻麻的在一个大厅中陈列。据说,这种壮观的场景,除了这里,就只有长安美院可以媲美。
拴马桩,下马石,祝梦一一给他们介绍。
下马石这个名字,吸引了小朋友的注意。
“下马石?梦梦姐姐,我们家那边也有一个下马坊呢。”他对自己去玩过的地方印象深刻,“等到梦梦姐姐去江宁玩,我也能给你做介绍!”轩轩看着祝梦,眼睛里满是真诚。
“好啊,有机会我去江宁,肯定会告诉你的。”祝梦笑了。
第52章 拍照达人上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