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你会说维语啊!我以为你是外省来玩的?”
“我的确是西省过来玩的啊!”祝梦自证清白。
“那丫头子,你在疆省呆的时间是不是很久了,维语说的这么好?”这家的女主人很好奇。
一开始导游小姐姐用普通话祝梦介绍房子的时候,这家女主人是不说话的,她其实听不太懂普通话。这会得知祝梦会说维吾尔语,女主人立马热情了起来。
语言能够交流,那就不存在隔阂。
“我在疆省玩了快三个月了,跟当地人学了一些。”祝梦对女主人简单解释了一下。
“只有三个月?你的维语就这么流畅了?”
“你一定是有亲戚在疆省吧??”
两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祝梦笑着解释,“我的语言天赋还算可以,哈萨克语也学了一些!”
而后,祝梦又用哈萨克语简单介绍了两句自己来疆省玩的时间。
伊犁是哈萨克自治州,这里的哈萨克人很多。即便导游小姐姐和屋子的女主人是维吾尔族的,也能简单听懂两句哈萨克语。
她们确认了祝梦真的会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纷纷表示惊叹。
“丫头子,你的语言天赋确实不错!看来你在我们疆省度过了一段很棒的日子啊!”女主人感慨。
导游小姐姐认为她和祝梦已经是朋友了,说起话来很直白,“你这语言切换的好自然,想当年,我把自己的普通话练标准,都费了好大的劲。你学维吾尔语,却这么快?我见过外地人学维语,十几年把弹舌音都没学会。”
祝梦找补,“这个啊,我之前学的是波斯语,弹舌音已经练出来了。”
导游小姐姐这才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难怪啊,波斯语和维吾尔语,有些字母是通用的。”
“但是那你也很厉害了,哈萨克语和维吾尔语,几乎可以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当着导游,有过语言学习经历的小姐姐,抓事情的实质抓的很到位。
祝梦表情淡定,丝毫不慌,跟眼前的三人讲起了自己的旅游经历“这是之前我在草原上跟哈萨克族的牧民小朋友学的,小朋友很有耐心,是个优秀的小老师。”
这家的主人对祝梦展露出的经历挺好奇。“哈萨克牧民,几乎可以说叫逐水草而居,没想到你居然和哈萨克小孩学会了哈萨克语。”
在场的三个人一致把祝梦的学习时长误解成了学了很长时间。
对世上的大多数人而言,学会一两种语言,就足够了。这闹着玩似的交往,根本不算什么。
女主人非常的热情,“我第一次见到从内地过来,维吾尔语说得这么好的丫头子,今天我们家里要烤全羊,我想邀请你在我们家吃饭。”
学会当地民族的语言和本地人交流,是非常能够提升人好感的一种方式。
现在这个不会说普通话的女主人,对祝梦的好感直线提升,第一次见面就很热情的邀请祝梦吃饭。连屋子的主人也很热情的邀请祝梦。
跟当地旅游部门有所联络的家庭,愿意放开自家招待游客参观,一般是有招待游客的食物的,但这需要额外的交钱。显然,这位女主人的意思是祝梦当做朋友招待,不收祝梦的钱。
导游小姐姐和这家女主人是熟识,在一旁帮她劝和祝梦,“她们家的饭很好吃的,一定要尝一下她的手艺。烤全羊赶上了,那可是运气好!”
“我也想一起吃烤全羊!”导游小姐姐眨巴着眼睛,期待的看向这家女主人。
“好啊,肯定是少不了你的。一起来吃,人多热闹!”女主人笑得开心,同样很欢迎这个导游小姐姐。
在她们的交谈中,祝梦听出来这两个人之间还有点亲缘关系。
祝梦听着两人说话间,就敲定了自己中午的午饭,还有点懵。
“马车还在外面,咱们快快的参观完,中午来他们家吃饭!”导游小姐姐想到自己还有工作要干,跟女主人打好招呼,拉着祝梦就去了其它地方参观。
喀赞其的建筑风格是很多样的,汉族、维吾尔族、欧洲等等。
在祝梦和导游小姐姐又参观了几个不同风格的住宅以后,惦记着美味烤全羊的小姐姐拉着祝梦,又回到了这里。
当然,她的工作是完成了的。
……
看着即将吃到烤全羊的导游小姐姐这么激动,祝梦有些好奇,孩子是饿了多久啊?
祝梦试着分散她的注意力,“如果要在这里吃饭,品尝当地特色的美食,不去那种游客比较多的店,你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小姐姐的注意力确实回来了。“不去游客多的地方啊,那汉人街美食大巴扎我就不推荐你了。有一家第三代拌面,很好吃的!位置在……”
祝梦对疆省的拌面,怎么也吃不够。意外收获又一家拌面店,很是心动。
“除了拌面,伊犁还有什么值得推荐的美食吗?”
“玫瑰鸡汤、面肺子、肚包肉、凉粉、爆辣炒米粉、馕坑肉、薄皮包子、缸子肉、俄罗斯族的列巴你也可以试试!”导游小姐姐谈及地方特色美食,介绍的很多,“如果你在夏天来这里,我还会推荐你试试冰激凌。我们伊犁的冰激凌也是很好吃的!”
祝梦听到冰激凌,有些意外,“伊犁这边的冰激凌,和塔城那边的是不是又不一样了?我之前在塔城买了好多冰激凌,味道特别棒!”
“塔城冰激凌?你说的是玛洛什是吧?我们这边的手工冰激凌,一点不会逊色。你可以都尝一尝。”小姐姐听到祝梦说塔城的冰激凌,立马反应过来,显然也是吃过的。
“那我可得试试了!”祝梦爱上了冰激凌,在塔城买的玛洛什,让祝梦对疆省的冰激凌印象特别好。
没有痛经的烦恼,她相当放飞自我。
李女士在跟前的时候祝梦还能装出一幅克制的样子,李女士一不在,祝梦今早的早饭就是冰激凌配馕。
第232章 喀赞其,当地人家里做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