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了一个家庭成员的去留,一个人的命运转折。
他手足无措地站在那里,不知是该回到大厅里,还是跟出去到医院,最后,他给自己找到了任务,招呼好眼前这个小女儿。
明珠第一次和生父相对,不知该说什么。很奇怪,她过去对生母有很多想象,却对生父几乎没有任何期待和幻想。
“你叫明珠吧?走,进去坐,吃点东西。”他笨拙地招呼她。
“不,不了,我要回去了。”
他也不留,瓮声瓮气:“那我送送你。”
明珠说“不用了”,逃也似的朝前走。老许也不说话,默默地跟在她身后。迷宫一般地走廊,这一次明珠竟然走通了。她一口气走到酒店大门口,伸手拦了一辆出租车,撂下一句“再见”,然后绝尘而去。
知夏在去医院的路上已彻底清醒了。喻老师又担心又生气,质问她,为什么弟弟结婚这样重要的事,张浩没有来,知夏支支吾吾,一会儿说张浩出差了,一会儿说他生病了。有外人在车上,喻老师不想让人笑话,也就没有追问。
知春给姐姐了一颗糖吃,说:“怎么会晕倒呢?是不是贫血啊?”
知夏疲倦地笑笑,不置可否。
皎皎终于忍不住插话:“我妈和我爸吵架了,冷战呢!”
知夏瞪了孩子一眼,皎皎撇撇嘴,不说话了。
喻老师和知春面面相觑,都没吭声。
送到医院挂了急诊,做了一轮检查。化验结果不久就出来。医生说知夏太劳累了,且严重贫血,有流产迹象,需要卧床休息。言谈间,医生把喻老师当作知夏婆婆了,指责道:“你这后勤保障工作要跟上啊!怎么会贫血呢?要让孕妇营养均衡,少食多餐,不要怕麻烦。”
喻老师也不反驳,忙不迭地保证:“是是是,营养要跟上,把饭做好。”
过了一会儿,张浩接到知春电话赶来了,知春先把姐夫破头盖脸批判了一通:“能让孕妇饿得晕倒了,你也真是个人才。”
这个小姨子嘴巴不饶人,说话毫不留情,张浩不敢惹她,只能点头回话:“是我照顾不周,我照顾不周。”
“再让我知道她婆婆不做饭跳广场舞,你加班出差,我打断你腿。”知春恶狠狠地挥着拳头。
喻老师更生气,她不仅气张浩没有照顾好她女儿,也气张浩没给她面子,不出席知冬的婚礼。
“今天知冬结婚,你为什么不来?”喻老师黑着脸。
“什么?知冬结婚,我不知道啊?”张浩一脸茫然,不像演的。
“你和我妈冷战,我妈生气,不想跟你说话,所以才没告诉你。”皎皎说。
刚才那个开车来的侄子已经回去了,此刻没有外人,喻老师也不避讳了,质问张浩:“冷战什么?孕妇心情不好,肚子里的孩子也能感觉到的。”
张浩更是无辜:“冷战?哪有冷战?”
“奶奶不做饭,和妈妈闹别扭,妈本来就不高兴,有一天,你晚上给自己煮面,那个小锅太烫,你用桌子上的一本书垫了一下,我妈说你,怎么拿书垫碗?你们吵了几句,后来妈妈就和你不说话了,你没发现吗?”孩子的这份冷静和洞察力让人心惊,过早地看到婚姻的真相,不知对正在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张浩仍是一头雾水:“不说话?也没有吧?平时不就是这样吗?哪有那么多话要说?小孩子,别瞎说。”
这或许并不是这个男人的辩解,而是他最真实的婚姻日常,他觉得没什么不妥,理所应当,理直气壮,这才是最恐怖的。
知夏做完检查正好出来了,她眼神平静地看着自己的丈夫,她不是不悲哀——更为年轻的时候,她闹脾气,不理他,他会马上来哄她的,可是现在,她不跟他讲话,以为以此作为惩罚,他却浑然不觉,多可悲!可是悲哀过后却无能为力,她只能躲到书里去,躲到文里去,不去想,继续把寡淡的日子过下去。
她甚至口气带着埋怨制止女儿:“皎皎,别胡说。”
张浩先发制人:“知冬结婚,你为什么不告诉我?”他极力想推脱责任,挽回自己好女婿的形象。
知夏倒是把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我忘了。”
无论这个理由多么牵强,在场的人都信了,喻老师只得指责知夏:“这都能忘了,结婚这么大的事能忘了。”
医生说了一些注意事项,孕妇要多卧床休息,注意营养均衡,心情愉悦。
喻老师马上抓住医生的话,为女儿出头撑腰:“听到没,要多卧床休息,注意营养均衡,心情愉悦。”
“是是是。”张浩在喻老师面前做了十几年好女婿,早都喘不过气来,急于脱身。
回去的路上,张浩才想起皎皎刚才的话,问:“奶奶在家不做饭?不会啊?”
“奶奶做饭,看心情吧!我现在已经是点外卖小达人了,满减折扣计算比做奥数题都快,我还学会了蛋炒饭,包饺子,煮面条等拿手好菜,有机会给你尝尝。”
皎皎不会说谎,张浩这才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见知夏没有说话,试探地问:“这不行啊?那,要不,把燕姐再请来?”
燕姐是家里之前的保姆,自从婆婆来后,就自作主张把燕姐辞退了。
知夏撇撇嘴:“没有谁会一直原地等你回去请。”
“我先问问试试吧!”
过了一会儿,张浩也后知后觉,觉得不对劲,又追问:“知冬结婚,你为什么不告诉我?你跟我在冷战?”
知夏听到这话,无奈地冷笑了一下,说:“是啊!下次请你不要用我的书垫碗,请你不要用筷子搅拌咖啡,不要把脚直接跨到洗手池里冲,不要……”
话还没说完,就被张浩打断了,他也冷笑了一下:“行了行了,老大不小的人了,还是那么矫情,累不累啊!”
知夏好脾气,竟然没有反驳,她累了,吵架也觉得累,偶尔生出斗志想吵一架,自己先给自己泼一盆冷水,又吵不出什么结果,吵什么吵,浪费时间,只能自己静静地消化一些情绪,无休止地“冷战”下去。皎皎说那是冷战,其实不是,就是懒得说话而已。
婆婆见儿子儿媳一起回来,有点意外。张浩经过知夏晕倒这事,多少有点作小伏低,进门时扶了知夏一把,帮她拎包。
只要儿子在家,婆婆总是按时做饭的。
张浩进厨房帮忙,明面上是帮忙,实则是为了找个机会跟妈说话,明明是私聊,他却很大声,好显得自己光明磊落。
“妈,最近是不是太累了?”他没有直接问妈妈是不是经常不做饭,不用问,妈妈不做饭的时候肯定是有,他知道知夏爱穷讲究,饭要清淡,外卖送来都要重新摆盘,一定是和妈起了摩擦生了闲气。
“还行,就是有点腰疼。”
“那你就多歇歇,我把原来那个保姆燕姐再叫回来,她轻车熟路,而且过些日子知夏生了,也要雇保姆的。”
知夏在客厅听到这句话,心里又冷笑一下,他这是在和婆婆商量啊!呵呵!商量的结果就是被反对。
果然,商量的结果就是婆婆不同意,她像被针刺了一般,夸张地叫道:“钱多了没处花吗?就做做饭拖拖地,一个月就要六千?怎么不抢钱呢!”
张浩犹豫了,小心翼翼地说:“大夫说,知夏贫血,得多补补。你大孙子也得吃啊!”
这么一说,婆婆马上秒懂,这是儿媳妇吹枕边风告状了呀!
婆婆放下了手中择的菜,探头看了看外面,压低了声音,神秘地说:“什么大孙子,我都找人检查过了,是个女孩。你劝劝她,别生了,做掉吧!早早养好身体,明年再要。”
“你查过了?”
婆婆点点头。
张浩也探头看了看外面,回头悄悄说:“这话我不敢劝,知夏那大道理一套一套的。”
气得妈拿一根葱抽他的背,“没用的东西。”
话虽如此,这一餐饭,婆婆还是正式地做了四菜一汤。且殷勤地劝知夏多吃点。
知夏保持着风度,说:“谢谢妈!”
皎皎小小年纪,每天冷眼旁观着大人的表演,心里时时茫然。这种年纪,以为自己懂得很多,可是世上的事错综复杂,有很多她又想不明白。她吃饱了,撇撇嘴,小声嘟囔:“你们累不累啊?”
奶奶没有听懂皎皎的弦外之音,兀自邀功道:“不累,这点活儿有什么累的?为了儿女,累点也没啥,就当锻炼身体了。”
皎皎嗤之以鼻,回屋去了。
饭毕,张浩找了个空儿,悄悄对知夏说:“我批评妈了,她说以后按时按点好好做饭,绝不敷衍凑合,你就多包涵。”
“哦!”知夏静静地等待他的下一句话。
“请保姆的事,我想……”后半句,他就是不说出来。
知夏就做个好人,说:“算了吧!以后再说。”
张浩长长地松了口气。
“知冬那里,我回头补上一份大礼,再给妈好好道个歉,这事真不怪我。”
“哦!”
张浩又想起知夏的肚子来,“你现在感觉怎样?”
他把手抚在知夏的肚子上,难得的亲密和温柔,倒让知夏颇感不适。
“还行,没什么感觉。”
“要不,回床上躺着吧!”
她起身,也就顺势摆脱了他的手,说:“好啊!我去躺一会儿。”
知夏回到卧室床上,张浩替她端来了水果,然后轻轻掩上门出去了,她就知道,这乍现的温柔结束了。
她躺在床上,阖目养神。早晨起太早到母亲那边帮忙招呼,一直绷着,累极,这一刻放松下来,却睡不着,胸口仿佛有一块大石头,压得她喘不过气来。暖气太热,她起身,打开了一扇窗。
手机有微信提示音。
打开,是明珠发来的——“知夏姐,你身体怎样了?”
她知道明珠是发自内心的牵挂,心里动容。
“身体已没有大碍,但是,我心里有一件烦恼的事。”她回复。
过了一会儿,明珠也回复了同样的话:“我心里也有一件烦恼的事。”
第二十三章 梦中的婚礼[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