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二章 厨房管理权[1/2页]

有喜 清扬婉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喻老师每天拿一本字典,戴着眼镜,没事就翻,把中意的字写到一个纸条上,左思右想,又用铅笔划掉。
      明珠觉得好奇:“在做什么?”
      喻老师仍低头认真地看着那张纸:“知春让我给她的孩子取个名字。”
      “那可是重任,一定要取好。”明珠已经可以和喻老师轻松地开玩笑了。
      说到起名字,喻老师颇感自豪,说:“那当然了,名字伴随人一生,一定要取好,笔画不要太多,寓意要好,还要和八字合。你们四个的名字,都是我取的,知春,知夏,知冬,还有……”说着说着,喻老师声音低了一些:“还有,知秋,你叫知秋,那时候,我给你取了名字的,本来没打算……”
      两个人忽然都沉默了。
      明珠的孩子也没取名,想到这里,她打破沉默:“你帮宝宝也取个名字吧!”
      一听这话,喻老师受宠若惊,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给孩子取名,不仅是重任,更是殊荣,她哪有资格,哪有资格啊?她第一反应忙拒绝:“不行不行,我不行,这个得问问你婆婆,让你婆婆取。”
      “没那么多讲究,你是语文老师,你取的名字都很好听。嗯!知秋,也好听。”
      见明珠说得诚恳,喻老师才接受了提议:“好,我想想,我好好想想。”
      这时,知春打来了电话,告知自己回西安的时间和航班的,末了,问道:“妈,我让你给孩子取名字取好了吗?”
      “我想了很多字,你看,草字头的蓁啊,?啊,葳蕤,都不错,还有个萱字,萱草也是无忧草,也代表母爱亲情,你觉得呢?”
      知春马上表示赞同:“萱不错,我在这边住的地方就叫萱园。那就和若皎的也连起来,叫若萱吧!”
      “行,你喜欢就行。”
      知春心情不错,在电话里调侃:“没叫招弟引弟就好,嘻嘻!”
      “切。不跟你说了,孩子醒了。”
      知夏一家,也在为孩子取名争论不休。知夏给孩子取名若澹,婆婆双手赞同,连声称好:“蛋蛋好,蛋蛋娃好。”
      可是当知夏说想要孩子跟自己姓许时,婆婆马上惊叫:“那怎么行啊?这是张家的孩子,怎么能跟你姓?张浩又不是入赘的。别的都行,这点我不同意,这不是胡闹吗?”
      看到婆婆跳脚的样子,知夏觉得好笑好玩,她故意为之,就想看看婆婆的反应。大多世人都搞错了,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又不是什么私人物品,要什么冠姓权,李唐赵宋今何在?她都已经“澹兮其若海”了,浩浩恢弘,坦荡广阔了,岂会在意这些。
      没想到,张浩竟然说:“我同意。知夏辛辛苦苦生下澹澹,应该有取名和冠姓的权利。我同意。”
      婆婆急了:“那怎么行啊?这不是胡闹吗?你家有弟弟,弟弟将来生了孩子,当然会姓许,你在这儿争什么呢?”
      皎皎抗议了:“为什么弟弟可以姓许,我不可以?我也要姓许,许啊,顾啊,是文艺小说里作家们最常用的姓,我也想姓许。”
      “胡闹胡闹,你们都疯了。”婆婆气呼呼地出去了。
      知夏笑了:“去叫妈回来吧!我开玩笑的。我不在乎这个。”
      “我不是开玩笑的。老婆,这次你生孩子,我在旁边看着,触目惊心,心里特别感动,也特别难过,那是女人拼了命生下的孩子,姓她的姓怎么了,如果能给你一点慰藉,那算什么?有什么不可以?孩子叫阿猫阿狗,那都是我的孩子。”张浩说得很诚恳,他一急,说话就有点结巴,她仿佛看到他第一次向她表白的样子,就是这样,喘着短促的气,额上冒出了汗,脸上带着憨厚的表情。
      “你真的这么想的?”知夏觉得很意外。
      “真的。”
      皎皎一直在旁边逗宝宝,也听了爸爸妈妈的话,插嘴道:“真的吗?爸爸你说的是真的吗?我也可以姓妈妈的姓吗?”
      “你凑什么热闹呢!别闹。”
      张浩出去安抚母亲了,过一会儿两人一起回来,婆婆气已消了大半,嘴上犹在嘟囔:“反正我不同意,绝对不同意。”宝宝醒了,婆婆仍速速去抱,口中呼唤小儿名字逗引孩子,像宣示主权似的:“张澹澹,蛋蛋娃。”
      月子中心的日子结束时,知夏同意了搬回家里。婆婆最开心,给知夏保证:“你除了给蛋蛋喂奶,其他什么事都不用管。”
      知夏莞尔,模仿某女主持人的口气,调侃道:“我不信。”
      婆婆不知这个梗,更加信心满满:“不信走着瞧!”
      张浩又去小房子几趟,把知夏和婴孩的一些物品再搬回来,然后再把钥匙交给知夏,知夏没接。
      “叫咱姐去住吧!”知夏说。
      “嗯?”张浩以为自己听错了。
      “让你姐去住吧!”
      他愣住了,竟然鼻酸,默默地上前,一把抱住了知夏。知夏身体一僵,他的怀里散发皮质旧沙发被太阳暴晒后的衰朽味道,又暖烘烘,那拥抱像时间一样包裹着她,既浩大又渺小,似意义深重,又轻如鸿毛,她放松下来,也轻轻地伸出手。
      接下来的日子,婆婆果然把知夏照顾得无微不至,有一次做了粥,放了葱花,忽然想起来知夏不吃葱,于是又用小勺子一颗一颗把葱花挑出来。但是她还是坚持把孩子叫“张澹澹”,皎皎有时故意跟她对着干,对着弟弟喊“许澹澹”,气得婆婆拿眼白剜皎皎。
      给孩子上户口的时候,婆婆非要跟着去,盯着张浩,张浩还是找了个空,把户口上了,给孩子叫了“许若澹”这个名字,婆婆看着户口本上那个许字,两股眼泪直流,张浩只好耐心地给她解释,一路安抚,回到家,婆婆还在哭,又对着知夏哭:“你们有你们的大道理,我也有我的大道理。过日子,女人哪能不受点委屈?我也受了一辈子委屈,也没人给我什么这个权,那个权,我什么权都没有,在这个家连说话权都没有,凭什么?到了你们这儿,一会儿要生育权,一会儿要冠姓权,老祖宗留下的规矩,你们说改就改了,你们要上天。”
      婆婆哭得像个委屈的孩子,知夏忽然有点心疼,拿了一张纸巾给婆婆擦眼泪,婆婆躲了一下,接过纸巾自己擦。
      知夏像哄小孩一样安抚她:“我们不要上天,上天做仙女啊多无聊啊!我们就在地上,就想做个普通人,不光是做女人,就是做个人。”她知道婆婆困囿在时代和环境的圈里一时走不出来,新旧交替冲击着这些老人,她的大道理婆婆听不懂,但是慢慢来,慢慢讲,也许会有听懂的一天。
      皎皎整日是怼奶奶小达人,今日看奶奶哭得这么伤心,也觉得心疼,主动上前抱了抱奶奶:“奶奶,你也有很多权,你看,你有厨房管

第四十二章 厨房管理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