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不知小郎君是李氏哪位君子后人?”
      高澄由人领入信都议事堂,一番见礼后,坐于首座的封隆之出言问道。
      他生得俊美,语气宽和,很容易让人心生亲近之意。
      “封刺史误会了,小子姓高,单名一个澄字,出自渤海高氏,先祖因罪而徙,故而与宗族疏远,澄受父命往渤海祭拜祖宗,听闻信都有几位渤海英雄共谋大事,方才向李氏求以信物。”
      “原来是乾邕兄的宗族子弟。”
      封隆之笑道,众人没听过高澄这个名字,但他自言出自渤海高氏,于是都把目光投向封隆之下座第一人。
      高澄顺着众人视线望去,那人三十四、五的年纪,相貌出众,在众人之中,气度尤为突出。
      这就是他河北嘴炮之旅最重要的交流对象之一,高氏兄弟之中的高乾。
      “澄,拜见宗族长者。”
      高澄赶紧以子侄之礼拜会。
      “小郎君之父可是晋州高刺史?”
      这个时候过来认祖归宗,又能得到李密的信物为他引见,高乾很容易联想到那位扬言要攻伐信都的高欢。
      在众人惊异的目光中,高澄从容答道:
      “正是家父。”
      众人纷纷窃窃私语。
      高乾心中一块大石头落了下来,虽说先前在众人面前言之凿凿,其实心底也有几分拿不准,他笑道:
      “原来赵郡李氏已为高晋州从属。”
      堂中顿时喧哗声大作,在高乾的目光扫视之下,才渐渐平息。
      高澄神色淡然,侃侃而谈道:
      “流言之事,都是澄自作主张,与家父无关。
      “澄听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尔朱兆弑君虐民,上违天意,下失民心,家父苦于与尔朱兆的香火之情,身陷忠义两难的境地。
      “素闻冀州多才俊,澄忧父心切,这才放出流言,期望有豪杰与家父相见,为他分说利害。”
      高乾闻言大笑:
      “高晋州好福气。”
      “为人子者,自当为父分忧。”
      “不知小郎君祖上何人?”
      “澄祖父高谧为东阿郡侯高敬公(高湖)第三子。”
      高澄、高乾两人排列世谱,发现两人原是爷孙辈。
      “澄拜见叔祖。”
      高澄毫无心理负担,有压力的是高欢,毕竟他比高乾年长了一岁。
      不过原时空里,信都建义时,贺六浑一口一个叔父叫得可亲切了。
      众人早已经散去,今日集会,便是为高欢将攻信都而来,早已经议定由高乾西行面见高欢,如今又有高欢之子与高乾认亲,信都自然无事。
      高乾牵着高澄往家宅而去,要为他引见家眷。
      见过高乾妻妾子女与高乾二弟高慎及家眷。
      高慎此时尚未休妻,他的妻子出自博陵崔氏,是河北名士崔暹之妹。
      为了高欢的大业,高澄打定主意:
      这一世你就别想休妻再娶了,李昌仪我自会照顾好,免得你与崔暹再度交恶。
      为了高欢的大业,高澄承担了太多本不属于自己的责任,贺六浑但凡有点良心,多少也要给他磕几个。
      高澄也为高乾、高慎兄弟介绍段韶、斛律光:
      “这位是我表兄段韶,字孝先,这位是我至交好友斛律光,字明月,两人都与澄有香火之情。”
      段韶、斛律光两人应声与众人见礼。
     &n

第二十章 高季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