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五十一章 北上晋阳[1/2页]

重生北魏末年 我怎么可能是曹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樊子鹄相信侯渊并非没有原因,众人同为尔朱氏降将,属地又相邻,平日常有书信往来。
      青州刺史侯渊很小心,他没有让信使径直穿越兖州,而是走黄河北岸,再由河桥渡河进洛阳。
      高澄收到侯渊信件以后,自然是万分喜悦。
      说实话,他都已经做好了连带侯渊一起打的准备。
      当年韩陵夜话,高澄并没有忘记,但他与侯渊也只有那一次接触,自那以后少有往来。
      他并没有自大的认为仅仅一次拉拢,侯渊就对自己心悦诚服。
      但如今知晓了侯渊的选择,也让高澄对控制河南地区东部更有信心。
      没有迟疑,高澄当即让高季式率领原有五百亲卫骑从护送,北上晋阳。
      高季式早就为高澄招揽了五百亲卫步卒回洛阳,而接到护送任务,也终止了对五百步卒的整训。
      曾经京畿军七将,六人出镇地方,五个刺史,一个郡守,高澄只留了高季式在身边。
      虽然很羡慕其余人在地方担任州郡长官的风光,但高季式也能感觉到高澄的信重。
      高澄与高欢分隔两地,优点自然是有极高的自主权,能够从容培植自己的势力。
      缺点则是一旦有重大变故,需要父子两商议,往来奔波,必定耽搁了时间。
      好在有侯渊为他拖延,相信短时间内樊子鹄并不会暴起发难。
      进入晋阳高澄径直往相国府寻高欢商议,却得知他去了中外府召集将领、幕僚商议军务,又临时往隔壁中外府寻他。
      高欢得知高澄由洛阳而来,知道必定有大事发生,赶紧解散了众人,命吏员唤高澄相见。
      高澄穿行于中外府长廊,不断有将领、中外府幕僚向他通报姓名见礼,高澄一一回礼,急也不急于这一时。
      在众人之中,有两个名字引起了他的注意。
      独孤永业、王士良。
      独孤永业字世基,顶了一个鲜卑名字,但确实是一个汉人。
      他本姓刘,中山人,幼年时母亲改嫁,他也随继父改姓独孤,因弓马娴熟,有才干,被选拔补任为都督,戍卫晋阳。
      在晋阳众将之中,属于小喽??慕巧?
      但这个小喽??诶?飞系玫礁叱巍⒏哐罅叫值艿纳褪洞哟艘环沙逄臁
      另外一人王士良出自太原王氏,因少年时先丧母、再亡父的经历,养成了做事谨慎,不好交游的性格。
      他的经历比较曲折,作为晋阳人,不只是出自尔朱氏麾下。
      尔朱荣死后,尔朱兆继承晋阳,随后发兵洛阳,河西贼帅纥豆陵步蕃受元子攸诏令,出兵袭击秀容、晋阳。
      作为尔朱氏低级幕僚的王士良被俘虏,送往河西。
      纥豆陵步蕃被高欢、尔朱兆联手袭杀后,纥豆陵伊利上位,他对王士良的能力十分看重,提拔为右丞,并嫁了孙女给他。
      纥豆陵伊利被高欢击败后,为了安抚其部民,王士良又被高欢起用,成了中外府众多幕僚之一。
      历史上王士良就是大都督府司马,协助高澄掌控京畿军,那一年原主十五岁,甚至可以说王士良是最受原主重视的军事幕僚,往邺城篡位,将晋阳兵权交给了王士良。
      若非高洋隐瞒高澄死讯,利用大将军府督护唐邕骗取王士良兵权,高孝瑜未曾没有上位的可能。
      王士良再是小心谨慎,也想不到恩主会死于厨子的刺杀,只以为当真是高澄召他前往邺城。
      事

第一百五十一章 北上晋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