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狗爷光明正大的入住了关德曜的宅子,至于原先关德曜的妾室如何处置,便不得人知。
      狗爷在关德曜以前的书房,写了一封信。
      若是按照以往,狗爷是不会第一次接触便直接下定论写信给朱大人的,毕竟他掮客出身,磨字诀那是炉火纯青。
      但是他这次和世子接触来看,他看出,对方似是有恃无恐,他觉得对方就是个自视清高的宗室,软硬不吃,那便让对方碰碰钉子,吃点亏,那才能接着谈。
      信写好,狗爷便让人送出去,下一步,他便是寻找被窃粮食的去处。
      而与此同时,李?也自侧门,亲自送杨琦玉出来。
      “先生此行一去,还望一路顺风。”李?对杨琦玉说道。
      杨琦玉点点头:“应是如此。”
      李?感慨:“还是缺能做事的人手,不然也不必让先生跑一趟。”
      “世子何出此言?这番入京,是我主动应之,何况,我在京中人脉尚余,换个人可能没我做的好。”
      李?点头:“那就长话短说,一切都看先生的了。”
      杨琦玉指了指旁边的三儿说道:“三儿陪我多年,此番便留在此处,世子有何差遣,皆可让他去做。”
      李?道:“我会的,三儿近来的表现也是十分出色,机敏过人,我也是很喜欢的。”
      三儿赶忙诚恐:“世子爷过奖……”
      杨琦玉拍了拍三儿的肩膀:“好好听话吧,这是造化。”
      三儿眼睛红了:“师父真不要三儿相随?”
      “不用,又不是去哪,不过入京而已,一趟来回,一两月罢了,我不在身边,你多听世子提携,万不可冒失闯祸。”
      三儿连连点头答应。
      杨琦玉最后行礼告别,李?目送着杨琦玉远去。
      此番上京,是应有之意。
      很早李?就打算这么做了,但一来还没有到合适的时机,二来也还没有合适的人。
      杨琦玉的出现,算是刚刚好可以做这个代表自己上京的人。
      上京的主要目的,还是用以释疑。
      正如他与福王说的那样,这边发生的事情,知道的人越来越多,怎么可能妄图瞒住朝廷?
      而且与其相瞒,倒不如主动去告诉崇祯,展现自己的坦诚,也在崇祯那里打个底。
      之后再发生点新鲜事,崇祯也只会“哦”的一声,不会再意外。
      而且此时的时机也恰到好处。
      如果不出意外,洪承畴带着各路总兵与皇太极的后金松锦决战已经到了关键时候。
      正值国家大事之际,自己主动上京的事情,自然会无限放小。
      只是李?对于杨琦玉能否完成这个事情,心里也还是打鼓的。
      “希望顺利吧。”
      李?自言自语了一声回了天上人间,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还太多。
      时间眨眼间,便到了八月中。
      一场大雨倾盆而下,同时也正式迈入了秋收季。
      而半月来,洛阳四个城门简直水泄不通。
      秋收不利的信息席卷了整个中原,饥民遍野,流民肆虐,城门外,不下七八万众的流民聚集,为防止流民进城,衙门不得不紧急设置了一个临时安置饥民的点。
      吕维祺的赈灾也如火如荼的进行。
      李?将福王那批发霉的粮食尽数贷了出去,安置了一批本地逃荒的饥民。
      摊位上,青红色条纹的家丁正在对流民进行放贷。
      “哪里人?是本地人吗?”
      “是……是。”流民赶忙点头。
      “一家只能支取三石,记住了,这是高利贷,你确定要贷吗?”
    &

第70章 秋收不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