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被林老太傅搀扶住,说:“宋贤侄,不必多礼。您这是来送行?”
      中年男子就是锦城县令。现在锦城虽然叫府,可是因它临边境很近,常年打仗,所辖地域地广人稀,一个府人口也就比一个县多一点。所以宋县令是管着一个府的土地,一个县那么多人的县令。每年收租是他最头疼的问题,下辖土地多,可是没有那么多地租收上去,干了两任锦城县令,年年政绩都垫底,一直没有升迁的机会。
      昨天晚上安排好了其它事的林沐风去府衙找宋一山宋县令。与其说了叶蓁蓁免费提供良种的事情,以及契约相关内容。宋县令激动得一宿没怎么睡,反复研究契约的细节,以及具体实施细则,拉着林沐风不让走。今天早晨赶在林家人原定的出发时间之前,来找叶蓁蓁商量细节。
      宋县令把良种的事与林太傅说了一下。林太傅让所有的人上马车。林太傅,宋一山,林沐风和叶蓁蓁上了一架马车,两人的马匹拴在了车队的后面。
      宋一山就良种的预估产量,肥水管理,适应的土壤气候环境等一一详细询问,并做好记录。因在马车上颠簸,不方便蘸墨水,叶蓁蓁给了他一只毛笔尖带墨囊的便携毛笔,不用蘸墨,一直可以书写,可把他稀罕坏了。
      问完种植技术,又问分成比例,是不是给农民的比例大了,风险全都由叶蓁蓁来负担,不合理。要不要改一下。
      叶蓁蓁对宋县令的认真和公正特别敬佩,解释说:“第一,我的良种一定会高产。这个除非天灾,比如:大旱,大涝,狂风,冰雹这样的极端天气情况,那些也是不在赔偿范围内的条款。只要正常种植,一定会高产。所以要找勤快,细心侍弄土地的农户,签契约,再发放良种。
      第二,不给农民足够的利益,怎么能让他们有足够的信心和积极性去争取高产呢?
      第三,如果县令主持良种推行,那就设几个高产典型,获奖农户可以留下所得粮食,甚至可以得到现金奖励。为了增加农民积极性,可以扩大奖励名额。这个奖金我来提供。我可以提供一万两银子,作为高产农户的奖励基金。你把契书拿到手后统计一下良种需要数量,农家有机肥料的数量。良种播种之前,找尚善堂医馆的掌柜凭我的手信取银票。说完,写了一封书信,上面用了所有尚善堂和仙草堂掌柜都认识的加密方法做了记号。交给了宋县令。
      宋县令双手抱拳,谢谢叶蓁蓁。谢谢她为了推行良种,甘愿自己承担风险。谢谢她利国利民的大义。如果高产良种真的种出高产粮食,他一定为叶蓁蓁请封县主。
      宋一山不知道,他今天的一番话,改变了他自己一生的命运。
      宋一山下车辞行,拜别了林老太傅,林沐风和叶蓁蓁,背着叶蓁蓁送给他的一大包吃食,骑着马回了县衙。马上让师爷起草文书,下发到各个村镇。
      一行马车走上了去京城的官道,也走向属于林沐风和叶蓁蓁的另一个人生舞台。

第 101章 宋县令来送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