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1章 热血青年[2/2页]

南洋1933 依然海海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那这不正为你们提供了表现自我的平台嘛。
      南洋炎热,衣食住行不习惯?
      那是你把路给走窄了。
      一顿一顿的宣讲,最终将近三百多名的不列颠象牙塔里的宠儿们毅然决然的踏上了建设美丽南洋的伟大旅程。
      投桃报李,字保中也不是不舍的荣誉的人。
      泰晤土报上,这些毅然决然奔赴南洋的学子几乎每一期都会露一露面,陆陆续续的向不列颠民众诉说着他们在南洋奋斗的历程。
      偶像的力量感染着更多的不列颠有志青年,更多的不列颠青年纷纷效仿,纷纷离开象牙塔一般的本土,向各个殖民地出发。
      这在不知不觉中居然强化了不列颠帝国本土和殖民地之间的联系。
      哪怕是到了八十年代,不列颠各殖民地已经自立得差不多了,南部非洲某个小国上到总统,下到普通官员依旧还把持在这一期出去的学生及其后代手里。
      不过字保中此刻还是有些犯愁。
      字保中的发展区体系里,主要力量是老家移民层面的干部和军转干出来的军事力量为主的。
      同时又着重吸纳一些南洋侨民层面的力量作为补充,为了将辖区内的原住民安抚下去,也陆陆续续提拔了一些能看清形式,主动靠近自己的原住民干部。
      虽说不至于一个萝卜一个坑,却也不好调整出更多的岗位出来。
      全部放到学校?
      这显然不行,教育必须抓在自己手里。当前自己一方的教育力量有些薄弱,然自己却一直在努力,不断有内迁中落单的教授学者迷路走到了发展区,发展区的教育已经过了最基本的原始积累阶段了。
      一旦全部放到学校层面,必然会导致这一块过于亲近不列颠,形成一个新的派系,这是字保中所不能容忍的。
      一番思索,字保中也想不出更好的安置方法,索性分成三大波。
      一部分直接放到学校,专门从事专业课的教学,一部分则下放到各个基层单位,让他们接受民众的教育,不断地接近民众被民众同化。
      水平最高的那一波肯定不能这样浪费掉了,发展区还有许多正在攻克的科研课题,这些家伙也全部扔到这些课题组里面,让他们参与进去。
      字保中相信,当这些人全心全意投入到各种课题攻坚以后,他们会忘却这里和不列颠的区别的。
      而一旦做出了成果,字保中也不会吝啬对他们的宣传,届时将会吸纳更多的韭菜盒子奔赴发展区这个地方。

第171章 热血青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