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凯羽没有想到,自己的一句话,把自己给绕进去了。
看着仁宗把目光投向了自己,向凯羽的冷汗都流出来了。
他该怎么解释呢?
想了半天,他只能喏喏得说道:“嗯……陛下,这些老卒,单兵作战还是不错的,不过……这结阵以后,就……就不行了……”
野路子!这些人是野路子。
他不能再说国子监怎么样了。
再说下去,就是雷区了。
所以,他只能把毛病推到那些老卒的身上,让陛下觉得,这些老卒,也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强。
所以他们才拿这些国子监的学生没有办法。
仁宗点了点头。这也是一个解释。目前来看,也是一个非常,合情合理的解释了。
旁边的那些大臣们也都点了点头。
刚才向凯羽说的话,还有宋方说的话,他们当然也都听见了。他们也知道,这是一个坑。
一个不小心,就能把自己陷进去的坑。
所以大家都不发表意见了。
你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好了。
不过……
沉默归沉默,此时众人看着那些老卒,眼神中已经透露出了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了。
你们倒是给点力啊,不是说以一当十,不是说各个都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实力吗?
怎么现在拉稀摆带了?
太丢人了吧?
宋方此时还是一脸高深莫测的笑容。
这一次的比试,真的是一举数得啊。
首先,自己给这些国子监的学生们,树立了信心。
这是他最初的目的。
什么样的信心,比自己真刀真枪得拼下来,更让人印象深刻呢?
相信通过这一次的比试,通过这一次的教育,这些学生都会爱上这种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取胜利果实的感觉的。
而这种尚武之风,也从这些人开始,慢慢得潜移默化,慢慢得,让他们知道,真正的男子汉,就应该拿起刀枪,在战场上和人厮杀。
其次,宋方打消了仁宗和诸多大臣,对这些老卒们的顾虑。
这些老家伙们,实在是太能折腾了。
赶来汴京,就给了众位大臣一个下马威。
差一点就把汴京城给点着了。
虽然现在这些人都被自己给收留了,但是……
这样的人,哪个皇帝不忌惮?哪个大臣不忌惮呢?
他们都会想,万一有一天,这宋方恼了怒了,想要破罐子破摔了,这些人岂不是就是一个无法预估的不安因素?
但是现在呢?
让大家看到,一群经过训练五天得国子监“软脚虾”,居然可以把这些老卒打的找不到北,这说明什么?这些人言过其实,不过尔尔……
最后,那就是增加自己在仁宗心里的分量。
宋方本来在仁宗的心里,就已经有足够的分量了。但是不够!
想要让宋家崛起,想要掌握更多的话语权,还不够。
现在,让仁宗看到,自己懂带兵,懂兵法,将来真遇到危急关头的时候,需要找临危受命的人的时候,仁宗会在第一时间想起来自己。
怎么样发家,怎么样崛起?
积累战功,永远都是直升机啊。
将来,自己可是要带着人,北伐光复失地的。这就是自己的野心,也是自己一直告诉众人,自己的政治宣言啊。
宋方觉得,差不多了。这场表演赛,可以结束了。
于是宋方带着人,往战场中间走去。
……
此时战场上得战斗,基本上已经接近尾声了。
然后那些老卒也都知道想赢得话,基本上没戏了,所以大家也都是打打退退,不怎么拼命了。
也就是折克行,已经不需要他再指挥什么了,所以他也可以放手一搏。
他脱离了队伍,然后窜到了老卒得阵前,挑上了岑和尚。
这两个人一人挥舞着一支长枪,然后乒乒乓乓得打了个难分难解。
很明显,这是要单挑啊。
很多人看到这一幕,也都纷纷后撤,把这中间的场地让开给了这两个人。
任凭这两个人发挥。
不少国子监的学生,此时看着这两个人的交手,眼中也是放出了奕奕神采。
没有错,宋方的想法,已经开始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这些学生们了。
他们都开始向往这种武勇的身手了。
虽然说,个人武勇在大型战场上能够发挥的作用不是太大,但是……
谁的心里,没有一点点个人英雄主义的念头作祟呢?
宋方还没有来到这些人的面前,这两边的人基本上都
第352章 文武全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