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07章 这下真完了[1/2页]

我在宋朝建设盛世 济楚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刘弼倒是没有想到,他的一句话,能把仁宗说脸红了。
      要不他怎么当了这么长时间国子监祭酒,没有挪位置呢?
      老学究,除了做学问,别的人情世故那是狗屁不通,说话不注意方式方法,能升迁才怪了。
      他继续说道:“……宋方说怎么样,我们就只能照办,再后来,这事儿普及开以后,大家也就习惯了……”
      “天天做题,天天刷题……弄到最后,刷到了学生们想吐,先生们也想吐……”
      “不过最后结果倒是好的。”
      刘弼摇了摇头,继续说道:“考试结束之后,很多学生都说……不难!因为类似的题目,以前经常做……”
      后边的话,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刘弼虽然还在说,但是大家已经没有兴趣听了。
      说来说去,还是一个熟练度的问题啊。
      王者为什么会成为王者?就是因为熟练度上去了。
      而宋方的这种办法,其实就是开了一个刷熟练度的外挂而已。
      所有人都不吭声了。大家都在想,按照宋方的这个法子……以后会对教育系统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这是颠覆啊!
      一种对传统文化……不对,对传统教育模式的颠覆!
      那么将来,这考试的规则,是不是会因为宋方的这种办法,而发生针对性的改变呢?
      谁也说不上来。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就意味着,将来大家又有了更速成的办法了。
      将来所有人都用这种更加功利的办法去学习,去掌握的话,这取士取出来的人,还能叫人才吗?
      宋方难道没有考虑过这种事情吗?
      宋方当然有考虑过。
      其实他想的很简单,题海战术真的培养不出来人才吗?
      扯淡!
      真这样的话,后世的社会还怎么进步,还靠谁来推动?
      人才永远都是人才,不会因为外界的环境条件发生改变而改变。
      他不弄出这个办法来,大宋取士取的还是那波人。弄出来这个办法,只不过是把那波人用功的进程给加快了,然后节省了帖经墨义的时间罢了。
      这节省出来的时间,干点什么不好?
      不过这种事情,宋方没有办法和大家解释吧了。
      怎么解释?
      你能说,我理解的教育方法和你们理解的教育方法不一样吗?
      最起码,现在仁宗就不能理解宋方的这种方法。
      在他看来,这都是正儿八经的学问啊。
      既然是学问,这学子们在学习的时候,就应该有钻研的心态,有敬畏的心态才行。
      可是你这速成的法子,就把这种心态完全摒弃了。
      很多人都在想,这取士的规则改变不了,是不是可以改变一下,学习的规则……
      比如说,不能用宋方的这种办法学习……
      可是这想一想就行了,真要是想推行下去,那就扯淡了。
      别人会说你脑子有坑!别人怎么学习,你管得着?
      躺着学、坐着学、走着学、蹲坑学……怎么学不行?
      哎……头疼啊。
      这个世上,最不缺乏的,就是这种想要投机取巧的人了。
      只要这个方法传出去了,那么……
      可以预想,再往后的学子们,这学习起来,会更有功利心,目的性更强……
      宋方被仁宗撵出去了。
      在想到具体的解决办法或者说应付的对策前,仁宗有点不想见到这个人了。
      这小子,果然是能捅娄子。时间长不见吧,想找这小子说说话。这见着了,又是说一次话,头疼一次!
      臣子们也散了。
      大家离开大殿,然后一边回一边凑在一起嘀嘀咕咕。
      老包直接让人跟拦了下来。
      “宋方如此行事,你怎么不说说他?”
      敢这么训斥老包的,除了欧阳修也没别人了。
      欧阳修对文章这种事,还是心存敬畏的。
      所以他也见不得别人,在这件事上如此亵渎圣贤。
      老包一听,有些不屑得说道:“说什么说?你当这事儿就是宋方先提出来的吗?笑话,早就有人这么做了,不过是程度不一样罢了。”
      这么做的人,也是放羊摸鱼的态度,真正像国子监学子们那样紧张的,还真没有。
      “大才大才,什么样的人能叫大才?靠写文章写诗词就能衡量出一个人的才华了吗?不过是提高筛选庸才的几率罢了!”
      “在筛选掉庸才的同时,我们还要看看,这些被选上之人的心性。能够刻苦,这就是好事儿,最起码,在某些程度上,他们比一般人更有毅力和任性!”
      “不过……这以后再出题,就要好好斟酌斟酌了!”
      包拯说到这里,摇了摇头。
   

第507章 这下真完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