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我们一家也乘兴到“黄河广场”去赏灯。到了,广场上到处摆放着形态逼真,造型各异,流光溢彩的亮闪闪的或红或绿或黄的灯。脸上洋溢着笑的人们,裹着厚厚的衣服,兴致颇高地游走在赏灯区。
“妈妈,你看!”
我顺着儿子手指的方向看去,前面有很多卖颜色各异的孔明灯的小贩。旁边还有些孩子与大人在把手中的孔明灯,欢天喜地的点燃,放逐。看到此,我不由得想起孔明灯的发明人诸葛亮来。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生于公元180年,卒于公元234年。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一代杰出的丞相,是集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与战略家于一身的智慧的化身。诸葛亮一生忠心耿耿,鞠躬尽瘁的辅佐刘备及其儿子,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周瑜曾评价道他道:“此人有天造地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大诗人杜甫的名篇《蜀相》,也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诸葛亮的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以及他对汉室的衷心与拥护。
有一个关于孔明灯的故事: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他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发送出去。果然,其后诸葛亮脱险了。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当然,还有的说法则是孔明灯的外形像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而得名。而现在的人们都相信孔明灯能把一整年的晦气、厄运带到九霄云外,所以纷纷在孔明灯上写下自己的愿望,让它“随灯而上”,“一一实现”。
第52章今夜遥望孔明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