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3章消失的葱茏时光[1/2页]

柽柳花开 花开有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的故乡还是一个落后的小村子,它坐落在一个新兴石油城城郊的一片黄河新淤地上。
      依稀记得,那时候村子里的路除了村中央一条油田人为采油而修建的不宽的柏油马路外,其它的路都是弯弯曲曲的羊肠土路。真是“刮风土茫茫,下雨泥汪汪”,有时候,天气骤变,狂风加暴雨,疯跑在外面的我们,瞬间嘴里就如同吃进了沙子,上下牙一碰,就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而穿在脚上的鞋子,也不知什么时候在狂奔中被泥给粘掉了。
      村里几乎没有砖瓦房,清一色的土坯房,大都破旧低矮,一副年久失修的样子,所谓的“院墙”是用自家的柴禾垛简单搭起来的。而村里民风淳朴,大爷大娘们更是个个和善亲切。孩子们满村子的疯跑,直到天黑透了,大人喊自己的乳名吃饭了,才飞也似得跑回家。有时候,会干脆端着自家的饭碗到邻家的饭桌上坐下接着吃,或者直接扯着嗓子喊一声,告诉大人不回家吃饭了。
      小时候的时光,虽然物质贫乏,食不果腹,但却总是不乏幸福快乐,回想起来全是温馨。
      记忆里最深的那村前村后的那一抹抹绿色。那树,不算很高,也不算很大,高矮不一,品种各异。虽然土地贫瘠,但几乎每家每户的院子前院子后,都种植着树,其中柳树、榆树、枣树居多,因为它们耐碱易活。
      春意正浓,榆树上那外形圆薄,颜色金黄的榆钱一串串地缀满了枝头;槐树上那一嘟噜一嘟噜的成簇状,重叠悬垂着蝶形花冠的或黄或白或紫红的槐花,都是我们的最爱。这时候是大家展现爬树技术是否高超的高峰期,一个个犹如小皮猴的我们,蹭蹭几下就能爬到树上,两脚踩在主干向上的分支处,背靠着一枝,两手忙活着撸下那一串串的美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嘴巴塞得满满,然后再把身上所有的口袋都装满,最后蹭蹭下得树来,收获满满幸福洋溢着回家让大人去做怎么也吃不厌的榆钱饭或槐花饭。
      夏日傍晚,记忆里奶奶家门前那棵柳树是村里最大最粗的一棵吧!奶奶会在树下铺上一张草席,拿把蒲扇坐下,我就势躺在奶奶的怀里,伴着奶奶有节奏的摇着蒲扇,我一

第63章消失的葱茏时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