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立德家传的本事就是匠造之道,他父亲阎毗是前隋匠造大匠,他祖父是上柱国,他外祖父是北周武帝,可谓是身份尊贵。
工科男一般都比较较真,阎立德也不例外,做事讲究一个“真”字,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没有模棱两可。
大唐苦盐久矣,阎立德身为匠造大匠,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份制盐法的价值。
只要能制出盐来,大唐将再无缺盐之忧。
因为这法子,实在是太过简单,简单到一个普通人都能如法炮制。
李世民有些惋惜的道:“此人尚未入朝,还需考验一番。”
阎立德毫不迟疑的反驳道:“野有遗贤,君王之过!殿下应速速召此人入朝,为大唐所用。”
也就是李世民脾气好,换一个皇帝,阎立德这句话足够打板子了。
“万一人家不肯呢?”李世民阴阳怪气的道:“阎卿也知道,有本事的人,脾气都怪。”
阎立德是个纯粹的人,听不出来李世民话里嘲讽的意思,他眉头一竖,冷笑道:“不肯?既然不能为大唐所用,留之何益?不如杀之,以免遗祸。”
嚯!好家伙!
房玄龄等人忍不住看向温文尔雅的阎立德,想不到你老阎浓眉大眼的,竟然如此杀伐果断。
于是,房玄龄忍不住刺了一句,“不能为大唐所用就要杀了,那全天下得杀多少人?谁还敢为陛下效力?阎大匠此言过激了吧?”
“呵!”阎立德不屑一顾,道:“此人不是妖孽,就是天才,若是不能完全掌控,便是于国无益,即如此,为何不能杀?就算是不杀,也得囚禁起来,拷打出此人一身所学,为大唐所用!”
房玄龄等人面面相觑,老阎才是真正的狠人,学到了!
李世民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这几天他就没怎么睡觉,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全天下的人都在看着他,他是一刻都不敢放松。
“此事容后再议,阎卿先在将作监试试,能不能成功。”
“喏!”
阎立德屁颠屁颠的跑了,速度很快,作为一个工科男,他迫切的想求证一番,这纸上所记载的到底是不是真的。
。。。。。。
谢昭很忙,玄武门事件尘埃落定,长安城一片乱象。
相应的,巡街武侯与不良人的工作量自然大大增加。
这还不算完,最近需要抄家的人家实在太多,两县衙门的差役不够用,就得不良人上。
这可是肥差,随便藏匿一些无关紧要的小玩意,都抵得上一年的俸禄了。
这事大家都心知肚明,至于如何操作,那就各凭本事了,上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太过分,就当没看见。
谢昭对这种潜规则也是了然于胸,但是他不会这么干,至于身边的同僚干,他也不会阻止。
活着已经很难了,既然你犯了错活不成了,那不如用你的家底造福一下别人。
所以大家抄家都抄的心安理得,没有半点心理负担。
今天抄的是一个御史,都说御史穷的叮当响,大家本来没觉得能弄多少钱,不曾想这御史还家里藏了不少金银玉器,家产颇丰。
“娘的,都说穷御史穷御史,某看这御史也不穷啊!”徐步怀里揣着一件金器,怪叫道:“里面的兄弟都快分光了,昭哥儿,你真不要?”
谢昭摇了摇头,道:“不义之财,某就不掺和了,倒是你,今天怎么这么规矩,就拿了一件?”
徐步一脸苦笑,道:“跟你时间长了,拿多了觉得烫手。”
那你一件也别拿啊!
谢昭翻了个白眼,这就是五十步笑百米了,徐步拿的少,可以理直气壮的嘲笑那些盆满钵满的家伙。
当然,谢昭没有资格嘲笑别人,因为他太干净的原因,并不讨同僚的喜欢。
社会就是一个大染缸,丢进去还想当白莲花,对不起,大家只能远观,想要和光同尘,你必须把自己染黑了才成。
家仆们战战兢兢的分两列站好,大气不敢喘,唯恐惹恼了这些官差,给自己一下,那就太不划算了。
抄家的过程很平静,没有影视剧中的一通乱砸,毕竟都是值钱的东西,拿出去卖了也是不错的,何必弄坏了呢?
“啊!滚开!你滚开!”
谢昭抬起头,看向内宅。
像这个御史这样掺和进了皇权争斗的,一般都会连坐,家中男丁为奴,女子若是姿色好一些,便会充入教坊司,略差的,就卖给别人做婢女。
有些色急的官差,在这时候会占点便宜,但是一般都不会做出什么禽兽不如的事儿来。
第十三章 抄家风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