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十七章 登基[1/2页]

唐士无双 大易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承乾听着后面老二和老四谈笑风生,心里有些腻歪。
      曾几何时,老四与自己最是亲近,怎么去了一趟南山,与老二关系这么好了?
      他们说的都是什么?自己怎么听不懂?
      什么叫数据分析?什么叫香精?
      李承乾心里没由来的烦躁起来,隐隐间有些不满。
      回到宫中,兄弟三人来到长孙这里,长孙很是满意,她获利最丰,三成半的份子,扣除备用金三分之一,也有接近二十万贯。
      就算是朝中发卖食盐,一个月下来,在全天下都卖的风生水起,也不过百万贯而已,而且食盐这东西了,买一斤足够一个三口之家吃两个月的了。
      所以,食盐的售卖,已经开始渐渐回落。
      但是自己的生意,却越发的火了起来。
      尤其是那些世家的订单,动辄数万贯,这才是大头,要不然就算是全长安的人一起吃,也消耗不了这么多。
      所以,长孙很满意,一则自己挣了钱,百姓获了利,二则从世家手中,把铜钱挖了出来,某种意义上,还解决了一部分钱荒的问题。
      如今长孙对自己去了谢家两趟,实在是极其得意,毕竟若是错过了这个机会,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的内库才能有钱。
      有了钱,宫中的吃穿用度就不用那么紧了。
      虽然现在宫中只有三五个妃子,但是架不住宫女、宦官一大堆,她也是硬着头皮,吃糠咽菜一般的操持偌大的皇宫。
      兄弟三人施礼完毕,长孙笑呵呵的对身边一个美的惨绝人寰的宫装美妇笑道:“妹妹,你看这两个孩子,去了一趟南山,倒是瘦了许多。”
      宫装美妇是杨妃,隋炀帝的亲闺女,李恪的生母。
      杨妃家学渊源,自然知书达礼,温文贤淑。
      但是她最出名的,则是她的美貌,用艳冠天下都不足以形容。
      也就是李世民这人一心打造自己的铁桶江山,又与长孙夫妻情深,不然说不定杨妃的名头,能压的过后来的杨玉环。
      杨妃看着三个孩子,莞尔一笑,道:“瘦了些,也精神了许多。”
      长孙笑呵呵的道:“以往让青雀节食,他就是不肯,这下子好了,省了咱们操心了。”
      李泰闻言,当即道:“阿娘,孩儿在南山,早上还要跑步呢,谢先生说,身体是**的本钱,没有一个好身体,就算是有宏图大志也没用,所以让吾等弟子早上跑步。”
      长孙讶然道:“竟然如此吗?不过谢子慎这话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胖子短寿,还是瘦一点好。”
      李恪笑道:“不仅仅是跑步,早饭前要早读,上午要做各种活计,中午小憩之后,才开始授课,先生精通算学、物理、化学等等,每日里授课特别有意思。”
      杨妃闻言,眉头微蹙,道:“为何不讲授儒家学问?那才是经世济民之学。”
      李恪连忙道:“阿娘,先生说了,儒家学问可以修身,但是治民嘛,呵呵......”
      杨妃正要训斥,长孙连忙道:“这话不错,历代治理国家,从来都是外儒内法,就算是独尊儒术的汉武帝,也只是把儒家当做羁民手段罢了,咱们皇家,可从来不仅仅学儒家学问。”
      李承乾都懵了,脑子嗡嗡的。
      这不是自己一直接受的教育,不是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吗?不是说儒家的学问,足以治理天下吗?
      那自己读了那么多书,到底有什么用?
      “阿娘!”李承乾躬身道:“孔学士他们可不是这么说的。”
      “哦。”长孙漫不经心的道:“因为他们是儒家的大儒,而不是皇家的大儒,承乾,尽信书不如无书,孔学士他们是教你读书,不是教你如何做皇帝。”
      李承乾张了张嘴,有些惶然,他有心争辩,却不知该从何说起。
      长孙笑了笑,道:“都回去吧。”
      哥仨连忙施礼,然后回了自己的安乐窝。
      李承乾浑浑噩噩的来到自己的宫中,皱着眉头,百思不得其解。
      一直到半夜时分,他依旧没有半点睡意,瞪大了眼睛,看着窗外的星光,满心思虑。
      比起房遗爱、李恪等人,程处默、尉迟宝林、秦怀道几位就显得十分?N瑟了。
      回到长安,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猴子回到了花果山,阎王来到了鬼门关。
      因为对家里做了巨大贡献的缘故,这几位一个个腰包都鼓了起来。
      他们爹在伊人居潇洒快活的同时,他们在平康坊别的青楼楚馆那也是一掷千金,暴发户的嘴脸显露无遗。
      李德謇更是直接包了两个清倌人,扬言今日酣战到天亮,引起诸多纨绔的一阵嘲笑
      。。。。。。
      比起自己的学生,谢昭就幸福多了。
      与一干老将在伊人居欣赏歌舞,寒烟亲自作陪,耳鬓厮磨,温香软玉。
      谢昭一个没把持住,又抄诗一首。
    

第三十七章 登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