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吗?
不过谢昭似乎一直把自家闺女当妹妹看待,并没有那方面的心思。
谢昭若是知道郑观音的想法,非得一头撞死!
三岁的孩子,就算是他再禽兽,也下不去手啊!
等十几年?黄花菜都凉了,小弟弟还能不能用都两说。
而且,他真的是把李婉顺当成妹妹带的,绝不可能掺杂别的感情。
“吾有一孙女,年芳十三,温文贤淑,饱读诗书,倒是与子慎是良配。”孔颖达很是得意的道。
不怪他这么得意,在场的诸位,三个老家伙就不用说了,家中没有合适的,王?的家中倒是有个闺女,不过太小了,才七八岁,自己的孙女十三岁,生的花容月貌,又是个才女,配谢昭那是绰绰有余。
陆德明端起竹杯,与李纲遥遥举杯。
两个老夫子饮尽杯中酒,顿觉一股凉意从喉咙直入胸腹,淡淡的竹香在唇齿之间萦绕不散。
果然是好酒!
谢昭讷讷道:“孔师,此事不妥,成亲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孔颖达不悦,你小子什么情况谁不知道,有个屁的父母,孤身一人而已,这是托辞,看不起老夫吗?
郑观音见状,当即拍板,道:“孔师,澜清是个好姑娘,我也算是子慎的长辈,便做了这个主,回头就请媒人上门,如何?”
“夫人!”谢昭大惊失色,这么草率的吗?
“不必多言!”郑观音颇为豪迈,举杯道:“成家立业,不成家,如何立业?这么大的家,都需要你一个人照看,实在是太辛苦了,有个人帮你也不错。
澜清琴棋书画颇有造诣,更是个能持家的,与你正是良配。”
孔家女啊!那是比五姓七望更高端的存在,五姓七望多是内部联姻,如按北魏以来的传统,清河崔氏与陇西李氏、范阳卢氏世代为婚姻;赵郡李氏则与博陵崔氏世代为婚姻;范阳卢氏与荥阳郑氏世代婚姻,陇西李氏与范阳卢氏世代婚姻,他们不屑与其他姓氏为婚。
“恃其族望,耻与诸姓为婚”,傲慢地进行着内部通婚,以保持高贵的血统。
近些年虽然有诸多嫡女嫁出去,比如程咬金的夫人,房玄龄的夫人,还有郑观音。
这是因为,他们看中了这些人的潜力,如今时代变了,再固守那一套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但是孔家女不同,根本不愁嫁,只要放出话去,天下人自然趋之若鹜,还得让人家慢慢选,合适的才行,不合适的那就不好意思了,咱不嫁。
“是极是极!”李纲抚须大笑,道:“正是一番好姻缘!”
好吧!谢昭心里有些发毛,母胎SOLO几十年,连恋爱的机会都没有,直接就要结婚了吗?
是不是有点仓促?不过看今天这情形,自己好像没有反对的资格啊!
不过无所谓了,只要长的不丑就行,反正熄了灯都一样不是?
于是,谢昭认命般的道:“自由夫人做主。”
大势已定,孔颖达自恃身份不同了,笑呵呵的道:“子慎,值此盛宴,不若作诗一首如何?”
众人眼前一亮,谢昭的诗才那可是很有名的。
谢昭没有咀嚼,沉吟片刻,搜肠刮肚,终于找到了一首合适的,当即开口道: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
骚人嗟不见,汉道盛于斯。前辈飞腾入,馀波绮丽为。
后贤兼旧列,历代各清规。法自儒家有,心从弱岁疲。
永怀江左逸,多病邺中奇。?骥皆良马,骐?带好儿。
车轮徒已斫,堂构惜仍亏。漫作潜夫论,虚传幼妇碑。
缘情慰漂荡,抱疾屡迁移。经济惭长策,飞栖假一枝。
尘沙傍蜂虿,江峡绕蛟螭。萧瑟唐虞远,联翩楚汉危。
圣朝兼盗贼,异俗更喧卑。郁郁星辰剑,苍苍云雨池。
两都开幕府,万宇插军麾。南海残铜柱,东风避月支。
音书恨乌鹊,号怒怪熊罴。稼穑分诗兴,柴荆学土宜。
故山迷白阁,秋水隐黄陂。不敢要佳句,愁来赋别离。”
纵然早知谢昭诗才无双,此刻五位老夫子也是目瞪口呆,这等诗才,比之七步成诗的曹植,只怕要强了不知多少吧?
郑观音反而没有那么惊讶,见多了,就习惯了。
“好诗!”陆德明深深吐出一口气,感慨道:“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子慎制诗才,已达炉火纯青之境界。”
众人没有纠结这首长诗中的愁绪困苦,只以为谢昭颠簸流离,有感而发而已。
第四十三章 文章千古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