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昭很有钱,那些产业,如今源源不断的为他提供资金,支持他在南山庄子上的所作所为。
一般来讲,就他这种玩法,早就被人弹劾奢靡无度、为富不仁了。
但是偏偏朝堂上没有一点动静,就连谏议大夫魏征,都视若无睹。
是他们不知道南山这里花钱如流水吗?
不!最起码魏征知道,李世民知道,房玄龄、杜如晦知道。
之所以不闻不问,其实很简单,因为谢昭花出去的钱,都落入了百姓的口袋里。
南山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几乎都被谢昭重新打造了一遍,这等花费,自然难以估量。
而南山并不产砖石、花草,乃至铜料、铁料。
这些都得从别的地方购买,蓝田县令崔云,便是最大的受益者。
谢昭把砖窑交给了他,自己又是最大的客户,谢昭让他为南山招工,工钱都是按最高的来,整个大唐,都是独一份的高。
所以崔云的政绩很好看,蓝田县今年的报表,更是毫无瑕疵,就算是最苛刻的民部官员来核查,也挑不出半分毛病来。
老百姓有了钱,自然要消费,于是蓝田县的赋税又增加了许多。
今年的蓝田县,可谓是出尽了风头,崔云的大名,已经入了李世民的法眼。
据说李世民有意把他这个干吏,提到民部,将来接掌民部尚书的位置。
不过这跟谢昭没关系,他只关心自己的工程够不够好,自己的钱花的值不值得。
现在看来,还是很值得的。
工程几乎完美复刻了他的那张设计图,勤劳的大唐人,更是尽心尽力的在工地上忙活。
若不是还需要休息恢复体力,他们甚至都想十二个时辰不停歇的开工。
一日三餐,有肉有菜,饭管够。
当然,饭的质量也就一般,不全是米饭,有时候是糜子,有时候是黍米。
不过这有什么关系呢?
这年头谁家一天吃三顿饭?谁家敢敞开了肚皮吃饭?
过年的时候能有块条子肉在碗里,都不舍得吃,硬生生看着肉片子,能吃到上元节。
在南山这里,不仅可以敞开了吃,还可以带把吃剩的饭菜带回家。
只要吃个八分饱,剩下的饭菜,也足够一家人添点别的东西对付的了。
更何况那么高的工钱?
干完南山的工程,说不得就成富家翁了。
美滋滋啊!
这就是普通人的生活!很真实。
老夫子们义愤填膺了半天,陆德明中气十足,颐指气使道:“啥时候完工?”
在他看来,光是南山庄子就耗费了这么多,南山书院更不用说了,这是谢昭未来的根基所在,肯定是不惜血本的。
“快了,下个月基本上就完工了。”
谢昭笑了笑,这老夫子也是有意思,这就把书院当成自己的地盘了。
李纲毫不犹豫的道:“给老夫留一套院子,老夫打算在这里养老,嗯,你家的饭食不错,老夫很喜欢。”
褚亮呲着牙道:“老夫好酒,南山竹酒很合老夫胃口。”
这事就这么成了,谢昭还是很得意的。
孙思邈乐呵呵的看着三个恬不知耻的老头,一脸鄙夷。
他没有那么多心思,主要是他的身份地位远在这三位之上,谢昭还能怠慢了他?只怕会给的更多、更好!
尘埃落定,谢昭还是很得意的。
他的身体十五岁,心理二十九岁,加起来也比不过几个老夫子。
能把几个老夫子收入囊中,达成这个成就,已经足以自傲了。
要知道这几位,除了孙思邈,都算是李世民的臣子,而且还是重臣,李纲就不用说了,其他两位都是登瀛洲的大佬,桃李满天下的存在。
&nbs
第六十二章 未来世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