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心底,李世民还是爱自己孩子的,只是他不知道作为一个父亲应该怎么做,他虽然没有废除太子的身份,但是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替身李泰的礼制规格,这个李承乾带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而且李世民还经常教育自己的孩子,当你成了皇帝的时候,什么东西你会得不到呢?
好吧!
李承乾就想,我干啥你都管我,你们都反对我,自己的弟弟有这么的跟我争,那好吧,咱们掀桌子吧,大家都别玩了!再加上自己身边那些不怀好意的人的教唆,于是,李承乾造反了。
当然,他没有他老爸的能力与魄力,造反甚至没有多一会就已经烟消云散,虽然他有侯君集,但是唐朝那个武将如此之多的年代一个侯君集可能还真不够看。
李世民身边有多少人才才当地皇帝,李承乾就一个侯君集,就算还有别人的帮助也没用。造反失败,他成为了庶民,对,庶民,李世民并没有处死他,但是跟他一起的所有人都死了。
你说李世民不爱他的儿子吗?最后造反都没有处死李承乾,但是李承乾到最后这个处境李世民没有关系吗?有李世民的很大责任。在李承乾整个人生中,李世民没有尽到一个做父亲的责任,他用权术来处理自己父子之间的关系,并没有用亲人之间的亲情来填补双方之间的裂痕与距离。
他不明白帝王身份与父亲身份的区别于转换,自己的儿子不是自己的臣子,孩子的培养考的是耐心与正确的引导,孩子的自身性格与思想要在成长中不断地塑造,而不是通过严厉的言语来刺激。
李世民作为一个帝王他是合格的,但是作为一个父亲他是不负责的,然后教出了造反的李承乾。
当然,这与李承乾的秉性肯定也有很大的关系,不过是被管的严厉了一些,就受不住了。
至于断腿这件事,你自己不作,也不会断不是?
没事就知道折腾,没死已经算是天意了。
“某不喜太子。”谢昭终于开口道:“太子也不喜某。”
郑观音叹了口气,道:“太子终究是半君,将来若是登基,你与他的关系又是如此,只怕不好。”
谢昭摇了摇头,道:“就算是他入了某之门下,将来他登基,也不会对咱们南山多好,他没有陛下的心胸,必然会对承道下手,彰显自己的威严,这才是某迟迟不愿收他的原因。”
郑观音神情有些恍惚,在两个孩子还小的时候,就经常起争执,关系不说差吧,却绝算不上好。
若是李承乾真的登基为帝,只怕自己那孩子就没了生机。
到时候,一切都晚了。
说到底,谢昭之所以宁愿与李承乾不合,也不愿收他,也是为了将来考虑。
若是真收了李承乾,将来两个弟子相残,他到底帮谁呢?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太子尚是半君,帝王那便是君主。
到时候就算是自己帮了李承道,只怕大唐也没了立足之地,只能远遁海外了。
而谢昭,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会走这一步。
既然如此,不如索性直接把李承乾排除在外。
反正按照历史,他也做不成皇帝,对于自己没有威胁。
虽然早早把长孙无忌与侯君集按了下去,但是这年头拍马溜须之辈如过江之鲫,尤其是太子身边,从来不会缺少这种人。
那就让他好生按照历史去造反吧,反正自己手里握着两个皇子,一个嫡子、一个身负两朝血脉,哪一个都不差。
他们的性子可比李承乾好多了,至于李治,以后再看吧,不是还没生呢嘛。
第八十章 某不喜太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