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
更能反映盛唐生活水平的,当属喝酒。
中国古代粮食充足时,喝酒风气才会火热。
放在大唐,这事更是大热。
长安自昭应县的官道,两边全是各类酒店,各类美酒一路排开,客人们先喝后买,甚至按照饮酒感觉随便给钱。有时更是甩甩手就白送。
客人们可以边逛边喝,每天散集后常见喝躺下二三十人,真心喝的高兴。
这喝高兴的场面,着实证明盛唐的温饱水平,果然不错。
人一有钱,就容易冲动。
市面上的东西便宜,就更能让兜里有钱的人产生冲动消费的想法。
崔中云、李勋、李崆,一大早就起来,稳坐在伊人居中,准备大杀四方。
“今日价格再压一分。”
崔中云云淡风轻,道:“谢昭根基浅薄,某倒要看看,他能撑多久。”
“崔兄大才。”
李勋与李崆哈哈大笑,随手一记彩虹屁,捧的崔中云也乐呵呵的。
李恪来到东市,对着一干管事嘿嘿笑道:“今天,咱们换个花样卖,不卖粮食布匹了。”
为首的管事一脸狐疑,道:“王爷,那咱们卖什么?”
李恪大手一挥,朗声道:“打开!”
“喏!”
随行的工匠傲然上前,揭开一辆辆马车上盖着的幕布。
“这......”
管事们一脸呆滞,卖书?这玩意几个人能买得起?
书多贵啊,寻常百姓又不识字,买了回家擦屁股吗?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一文一本,四书五经,三文一本,大儒注释的经书,两文一本。”
管事们机械的扭过头来,一脸不可思的看着李恪。
这是真的,还是某的耳朵出了问题?
“你们没听错。”李恪一脸恶趣味的道:“咱们家的书,就是这么便宜。”
顿了顿,李恪面色严肃,朗声道:“诸位,从今以后,学问,将不再是某些人借以牟利的工具,纵然是贩夫走卒,只要愿意,也能买得起书,识得起字!”
一个管事疯狂的扑向一车书,颤颤巍巍的抽出一本论语,翻开,深深地嗅着墨香。
“好书!好书!”
那管事大笑道:“另辟蹊径,从根上断了他们赖以生存的根基!王爷威武!郎君威武!”
李恪一脸矜持,但是双眸之中的得意之色怎么也掩藏不住。
东西两市,同事有大量书籍涌入,价格便宜的令人发指。
以往一文钱,连一片纸都买不到,但是今天能买到一本书,而且还是公认的启蒙经典,连传说中的《三字经》都有得卖,甚至还多了一本叫做《百家姓》的书籍。
卖书的人说,这本《百家姓》也是顶好的启蒙读物。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卖卖卖!
就算是自己用不着,自己的儿女总能用到吧?儿女用不到,还有孙子呢?
这可是书!以往家里面连张纸片片都没有,几辈子人摸都没摸过的好东西,今天这么好的机会,要是不买几本回去镇宅,老祖宗都会从坟里面爬出来骂自己。
于是乎,东西两市,无数人头,蜂蛹着向书籍商铺而去。
至于昨日还大火的粮食、布匹等等,已经无人问津。
老百姓的想法很简单,粮食够吃就行,布够用就行,酒够喝就行。
但是书,谁嫌多?
有些地方的百姓,别说摸了,一辈子连见都没见过。
如今这么便宜的书摆在面前,印刷的还如此精美,纸张是如此坚挺且雪白,就算是买回去擦屁股,也比厕筹好了数倍不是?
再不济咱垫桌脚呢?总之买就是了。
第一一零章 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