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放弃学业,外出做工,这样家里就可以少一张嘴吃饭,多一个人赚钱。
有的孩子放学回家也很少做作业,大部分时间都是干农活,玩耍。
在寒门里科举本身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父母拼了老命地供孩子读书,想要孩子出人头地,可是有的孩子却不懂得珍惜读书的机会,在学校里打架,逃课。
而世家子弟在家族的鞭策下,都是在认真的学习,这使得孩子一下子就输在了起跑线上,也使寒门出贵子变得更加不容易了。
学习是寒门逆袭的唯一方法,人们身处的时代,新鲜的事物不断更新迭代,新的知识不断地产生,也有很多人工工作不断被机器所取代。
若你没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就只能被时代淘汰,永远得不到进步。
在没有资金,没有好的家庭背景,没有人脉,学习能力就是你唯一的武器,也是你最强大的武器。
自己可以起点比别人低,可以起跑比别人晚,但是自己学得快,就可以逆袭。
一切一切,仿佛都在佐证,在这个社会,优秀的“贵子”和优越的家境、优质的家教息息相关,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可那些一出生就在“罗马”的孩子,他们从起跑线上得到的教育、享受的资源,是寒门学子们奋斗十几年才有可能企及的高度。
然而,真正的事实是,寒门里无数人正在用事实,一次又一次给那些坚持“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孩子会打洞”的人上了一课,告诉他们,“人穷志不短”的寒门学子,仍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坚持,走出农村、改变命运,去看最好的世界。
所以“寒门再难出贵子”么?这或许只是一个放弃努力的借口吧。好家境可以提供一些资源,但是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有一颗上进心。对家境贫寒的学子而言,翻身是难,但个人努力可以弥补“寒门”“贵门”差距,“门”只是一种辅助,只要学子足够认真用心,鲤跃龙门、一朝逆袭,并非不可能。
“寒门”不会成为阻挡学子的进阶之路,相反,只要寒门学子足够努力,整个社会都会为这份努力而打开绿灯。
比如李世民开科举,便是为寒门子弟提供一个平台。
社会贫富差距是不争的事实,可是无数事实也在证明,“寒门”里的普通人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的机会,确实比以往大大提高。
社会的阶层一直在流动,从未真正固化,“贵子”与是否“寒门”也没有必然的反比联系,如果一个人真心上进,并没有什么能够阻碍得了成功,而这也是诸多寒门学子依然在努力奋斗的意义。
千年前的五姓七望,也只是普通而已,绵延到今日,却有了足以撼动朝廷的强大力量。
人家也不是靠着老本活着的,相反,五姓七望比一般人更有远见,更懂得如何获取利益。
只要不把他们一棍子打死,他们终究还会再起来的。
因为,就算天下人都能读书,世家依旧占据优势。
资源也好,人脉也好,这都是先天优势。
“你们天生就有最好的资源,成功是应该的,若是一辈子浑浑噩噩,一事无成,才是愧对自己所拥有的资源。”
几个弟子一脸肃然,内心也是跃跃欲试。
李恪却一脸纠结,成功是个很难定义的事情,别人可以成功,可以享受成功带来的光环,但是他不行。
因为,他是李恪,身负两朝血脉的李恪。
李泰同样很纠结,身为皇子,做什么都行,纨绔也好,荒淫也好,就是不能太出色。
因为上面还有个太子,你要是太出色了,让太子怎么办?
一个平庸的太子,对比一个风华绝代的皇子,让皇帝怎么办?
择嫡还是择贤?
这种事情,放在普通人家,绝对是好事情,但是放在皇家就不同了。
在这个重视血脉亲情的年代,皇家更是万众瞩目。
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有无数人盯着。
皇子可以出色,但是绝不能压住太子的风头。
这是底线。
第一一二章 寒门与世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