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一七章 争功[1/2页]

唐士无双 大易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欢呼声震耳欲聋,所有人都沉浸在这种巨大的幸福中。
      包括司农寺的官吏们,也从不可置信,到震撼莫名,最后便是认同。
      这是李承道的功劳,又何尝不是司农寺的功劳?
      李承道没有理会那边的欢呼,他早就知道玉米的产量,三十石,这是最理想的状态,好的种子,好的田地,精心的照料,这才让玉米达到了惊人的三十石。
      老师说过,玉米的普通产量,也就十几二十石而已,这是普通百姓所能种出来的。
      但是李承道知道,就算是十石,也足以让这个大唐,变得强大无比。
      因为,自古以来,从来没有出现过如此高产量的作物。
      就算是最优质的稻子,最优质的麦子、糜子,也不过三五石而已。
      玉米的出现,必然会让皇帝疯狂,因为他是不世名君,知道粮食的增产,将带来的巨大力量。
      李承道默默的挖着红薯与土豆,那边已经开始收拾,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去了。
      沉默往往代表的不是软弱怯懦,而是一种力量。
      即将爆发,无可匹敌的力量。
      “承道,这些东西是什么?”
      李世民终究是没忘了自己的大功臣,很贴心的过来询问一番。
      “陛下,臣面前的这十亩地,是红薯。”
      他一指另一边,道:“那边的十亩地,是土豆。”
      “哦。”李世民心情大好,笑道:“不要再弄这些东西了,朕要在宫中设宴,为你庆功,赶紧去洗洗吧。”
      李承道默然,摇头,道:“陛下,这些东西也是宝贝。”
      李世民此刻还抱着一根玉米,笑道:“土里长出来的东西能是什么宝贝?哪有玉米来的喜人。”
      李承道微微一笑,起身,看着李世民身后的一群大佬,这些大佬眼中,有莫名的光华闪动,对于李承道,不乏赞美之意。
      不过当他们的目光投到地上黑乎乎、脏兮兮的东西上,那种鄙夷之色是瞒不了人的。
      李承道一脸憨厚,道:“陛下且回宫就是,臣随后就来。”
      “好!朕等着你。”
      李世民带着大佬们走了。
      寺卿也走了,司农寺的一干官吏们也走了大半。
      李承道手下,一个叫王匡的小吏凑到了他身边,道:“少卿,咱们怎么不去?再晚些,裴寺卿说不定就把功劳都抢了,到时候您可就被动了。”
      李承道笑了笑,摇头道:“实心用事就是,些许功劳,裴寺卿若是想要,给他就是。”
      王匡愤愤不平,道:“少卿自入司农寺以来,兢兢业业,从不懈怠,那些人一个个都看不上少卿,如今有了功劳,却一个个欢天喜地的来抢。”
      李承道想了想,裴之隐是个老好人,不管事,也不惹事,他是前朝旧臣,九卿已经是他的巅峰,不可能再进一步。
      所以,裴之隐不会争功,但是司农寺有少卿四人,可不一定都那么老实。
      不过老师说了,好好做事,别的事情不用管。
      皇帝不是那么好糊弄的,自己入司农寺半年之久,一点一滴,都在他心里,想要抢自己的功劳,那得看有没有那个本事了。
      “挖吧。”李承道拿起锄头,一锄头下去,带出来几个红薯。
      王匡无奈,只得指挥民夫继续挖。
      这一挖,就持续到了晚上。
      无论是李承道、王匡,还是民夫们,都累的不善,一个个瘫软在地,无精打采。
      一个宦官很不耐烦的在旁边走来走去,耐着性子等了一会,终于来到李承道身边,埋怨道:“李少卿,您可歇息好了?陛下还等着您呢。”
      “哦,等会。”李承道不紧不慢的道:“待称量一下这些,某就入宫。”
      “来人呐!赶紧上秤!”
      小宦官是一刻都不想再等了,自己撸起袖子,就开始帮忙。
      半个时辰后,王匡喜滋滋的过来,躬身施礼。
      “恭喜少卿,这红薯亩产在四十七

第一一七章 争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