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而且那运河,并不是全部都是前隋修的,前隋的功劳主要是衔接沟通外加清理一下。
修一条全新的路可不同,某种意义上来说,比前隋修通大运河还要艰难,耗费更大。
过路费你能收几个钱?你收多了,人家大不了不走你的路,收少了,又没有赚头。
到底图个啥?
“是不是少了些?要不三十年?四十年也不是不行。”
李世民觉得自己有些对不住谢昭,毕竟谢昭做了很多事情,对大唐的好处那是不可估量。
“二十年足够了,陛下不用担心。”谢昭笑了笑,道:“而且这二十年,臣绝对不会胡乱收费,按照百公里路程收费,每百公里,臣只收五文钱。”
“五文钱!”李世民瞪大了眼睛,“那你修路作甚?”
谢昭进入贤者模式,肃然道:“要想富,先修路!自然是为了大唐。”
李世民翻了个白眼,谢昭这话他信,但是绝对不全信。
谢昭微微一笑,高深莫测。
修路要是为了挣过路费,你就等着赔死吧。
谁家修路也不是为了那么一点过路费。
如果脚下是碎石路,又或者有更好的路,用两个小时能做完的事就可以提前一个小时,甚至能动用板车来拉时间是否会缩的更短?
这便是效率。
当你出去玩耍时,你喜欢走坑坑洼洼的泥路还是喜欢走宽阔整洁的水泥路。
毫无疑问,你的选择是后者。理由是谁都不愿让自己的漂漂?弄脏。
深泥中的法拉利跑得过高速行驶中的丰田吗?答案大家可以说跑得过。那就算法拉利能跑赢,那它本身也将会面目全非。
更何况,谢昭的目的是繁荣商贸。
产品的销售大到国家,小到个人,有更好的路,你将会比别人有更好的机遇。
交通不发达,那无疑将自己的产品坏或烂在自己家中。
尤其是落后的穷山沟,想要自己的种的产品能远销的更远,修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所以致富先修路就成了现实中最响亮的口号。
长安直洛阳,一路有多少城镇村庄,南方的货物往往到了洛阳就要走水运,水运多贵啊,要是有好走的路,谁还走水运?
更何况,这条路收费还便宜?
更关键的是,南山集团的产品,以及关中大地的特产,那就可以运出去了,而不是大家内部消化。
毕竟外来的好东西到了长安,关中的产品在这里的需求量就会减少,运出去还能卖个好价钱呢。
交通便利了,有利于地方与外界的物质与人员输入与输出,扩大交流,聚集地方人气,增加城市名气,人口增长,进而加快地方城市化进程,各个产业部门才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扩大城市辐射范围
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那如果巷子不深,酒香,相对巷子深的会不会就更有人气呢,这便有了交通区位优势,答案是肯定的。
修通一条路,简直就是修通了一条淌着金银的河。
尤其是这个年代,这条长安至洛阳的路,好处远不止这些。
谢昭要了二十年的所有权,已经觉得自己心黑了。
不曾想李世民更大气,直接要给他四十年。
谢昭自然是不肯的,等过几年李世民回过味来,只怕能发疯。
二十年已经足够久了,再贪心,就有些人心不足了。
“好!”李世民快活道:“既然你这么说了,朕就准了,一应工匠民夫,回头朕想办法调给你。”
“不用征调民夫。”谢昭摇头道:“大唐人少,春种秋收尚且忙不过来,民夫就不需要了,南山集团,讲究劳有所得,自然会雇佣百姓做事。”
李世民哑然失笑,道:“朕倒是忘了,你们做事与朝廷颇为不同,不过工匠朕回头给你,却不能多,毕竟治河也需要工匠。”
谢昭叉手,施礼。
“臣就不客气了,多谢陛下。”
李世民哈哈大笑,道:“此事当浮一大白!”
第一二五章 修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