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三六章 大婚[1/2页]

唐士无双 大易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贞观改元第一次科举,就这么无疾而终,取中进士二十一人,但是这些进士,却没有别人想象中的那么开心。
      因为张榜之后,李世民又给了一份卷子,让他们去做。
      结果实在是差强人意,除了一个叫韩?彼氐牡模?龀隽舜蟀耄?苟际撬阊?狻
      其他的进士,交白卷的都有。
      这种结果,让李世民差点暴走。
      若是一年前,这些人只会让他欢喜。
      但是现在,他很不满意。
      大唐的文人,虽然还不至于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也能骑的战马,提剑杀敌。
      但是治理国家,不是征战沙场。
      治下出了问题,你得拿出行之有效的办法,国家出了问题,你得有担当的勇气。
      读书中举,然后朝廷再花时间培养。
      时间成本很高的,等你登堂入室之时,已经垂垂老矣,能有多少精力,处理政务?
      与其如此,不如从开始就针对性的培养人才。
      李世民不满归不满,但是也没有说什么,依旧给了这些进士们足够的恩荣。
      但是南山那边,陆德明与李纲就很慌了。
      开始呼朋唤友,广发英雄贴。
      按照这个趋势走下去,儒家再不求变,早晚玩完。
      与其如此,不如现在就着手准备。
      他们是活不了多久了,但是总得做些什么,留点种子。
      种子种下了,生根发芽,是长成参天大树,还是长成歪脖子树,就不是他们能管得了的了。
      是非功过,留待后人吧。
      大儒最多的地方是哪里?山东、蜀中、关中、河南。
      孔家出动了家主孔德伦胞弟孔德玉,关中颜家颜相时,蜀中扬家扬受,河南赵家赵傅。
      四位大儒,轻车简行,带着老仆以及一些书籍,就这么来到了南山书院。
      对于此,谢昭是自然是来者不拒。
      他才不怕自己的学问被儒家吸收,你要是有本事,全都融合到儒家中才好。
      只是你有这个本事吗?
      谢昭不认为儒家有这个本事。
      这四位大儒,堪称名震一方,但是也只是一方而已。
      比起名震天下的陆德明、李纲,还是差了一个档次。
      他们是两位老夫子的继承者,肩负着儒家未来的希望。
      谁都知道皇帝不喜欢儒家,所以,他们的到来,也代表了儒家的态度。
      咱不争不抢,一心做学问,皇帝给个面子呗?
      面子是要给的,李世民一口气给了四个博士的头衔。
      至于学士,不好意思,十八学士登瀛洲,代表的是文人的巅峰,你们还没有资格。
      他们的到来,充满了火药味。
      在这种浓烈的杀伐气氛之中,谢昭的婚期,终于近了。
      袁天罡是个很够意思的神棍,选的日子也很有意思。
      十月十八。
      第一场初雪!
      谢昭与公孙洛相识于雪,如今成亲在初雪,也算是一场佳话。
      浩浩荡荡的车队,一大早就从南山出发。
      谢昭骑在一匹神俊的白马上,穿着一身大红吉服,意气风发。
      他前面,曹破与杨九郎各自背着一个钱袋子,他身后,一干家将也是人手一个钱袋子。
      一路上,道贺的人不断。
      撒钱更是不断。
      他身边,九名弟子顶盔贯甲,面色严肃。
      他们是傧相,迎亲的时候,是要挨打的。
      最小的张大象,甚至藏了一面小小的盾牌。
      公孙家的人,下手都重,万一一个不小心弄死了就不好了。
      “恭喜谢郎君!”
      “谢郎君今日甚为俊美。”
      “谢郎君大喜,恭喜恭喜。”
      。。。。。。。
      但凡说句吉祥话,就能获得一大捧铜钱,至于能不能接到,那就是各凭本事了。
      谢昭一路铜钱开道,终于来到了公孙家。
      公孙家内宅,喜娘用五色棉纱线为新娘绞去脸上汗毛。
      这叫开面,把新娘额前、鬓角的汗毛拔掉,意为让新娘别开生面,祝愿她婚姻幸福美满。
      陪嫁丫鬟兴奋的

第一三六章 大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