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之躯,比肩神明!
这样的一句话,听起来极为夸张。
但是!
电视机前所有人在听见了马祥荣的解释以后,全都愣住了。
此时此刻!
是腊月二十七了!
室外温度是零下十度左右。
而此时,冷藏的血液从冷库里取出来的时候,也是12摄氏度的温度。
但是,这样的温度根本不能对患者进行使用。
需要通过恒温装置,调摄成为患者体温所需要的正常温度。
而最适合输血的温度,就是这样的温度!
如果用车子送来的血液,是可以通过车上的恒温装置调控的。
但是,很明显,车子没有办法赶来。
甚至堵车的情况还不知道多久可以缓解,所以他们也不敢对血液进行升温。
因为这样一来,不利于血液的保存。
但是!
现在!
血站的医生,一名普普通通的医务人员,用他的体温,把血液温暖下来。
摄像头下,这个在室外脱掉衣服,露出皮肤的男子,他浑身在颤抖!
但是,脸上的笑容,却一直没有改变。
大家已经清楚的看见了他身上的因为温度过低导致的一些皮肤变色。
但是,男子没有任何犹豫。
因为!
他叫做医生。
因为他身上的担子很重很重,患者,在等待着他的到来。
马祥荣连忙跑了过去:先把衣服穿上吧!
别冻坏了。
医生点头,捡起衣服,穿在身上。
而孟迪这个时候走了过来:你好先生,我是原城市电视台的记者,我想采访一下您,可以吗?
男人闻声,脸一红,笑了笑:不了,不了!
我我没做啥!
这是我的工作。
领导看见了不好。
就这,我走了!
说完之后,男子对着潘建业喊了句:潘主任,我走了,需要血打电话。
说完,连跑带走,匆匆离开了现场。
摄像头下,男子走的很仓促。
孟迪也沉默了。
她转过身子,拿着话筒,对着摄像头,认真说道:
今天,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医务人员,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或许,我们并不了解他们。
但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是可爱的人。
那个用体温为鲜血升温,又不想出名,觉得自己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的血站医生!
那群跪在地上,为生命拼搏,和死神竞速的医务人员。
还有那个,剪头发剪到一般,听见任务,放下一切匆匆赶来的陈和教授!
或许
他们真的是最可爱的人。
让我们拭目以待,期待着手术的成功吧!
我相信,我们华夏、我们原城市有这样的一群医生,我们应该感到幸福!
因为,我们的背后,是他们坚强且温暖的港湾。
孟迪说话间,声音已经有些哽咽了。
这还是她人生中第一次感受到这种特殊的温暖。
而此时!
马祥荣也认真说道:或许,我们国家的医学,并非是最伟大,最先进,最快捷的医疗!
但是,我相信,我们国家的医疗,一定是适应范围最广,帮助人数最多,救援最为认真的医疗。
或许,有些人依然崇洋媚外!
但是,请相信自己国家的医生。
他们足够认真,而且足够努力,足够坚强的,在护佑一方!
马荣祥说完之后,握紧右手,使劲挥舞手臂。
而此时!
因为鲜血的及时送到。
在加上陈和的快速止血,患者的生命瞬间得到了保证。
当鲜血通过静脉通道进入患者的身体之内。
护士开心的喊道:上升了!
血压在稳步上升!
现在72\/45毫米汞柱了!
中心静脉压也在上升!
这一刻!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潘建业终于松了口气。
他已经四十大几岁的年纪了,长久跪在地上,脚都麻木了。
艰难的站起来以后,看着陈和,顿时皱眉。
你情况怎么样?
陈和皱眉:不能动!
此话一出,其他人纷纷看向陈和。
这才注意到,此时此刻,陈和的双手竟然把患者的肝脏稳稳的拿在手里。
伴随抽液器不断的把腹腔内的血液抽离干净!
陈和的双手也完全的暴露了出来!
连带的,还有那一个支离破碎的肝脏。
肝脏外伤是腹部外伤中较常见而严重的损伤!
其发生率仅次于脾破裂而居第2位。
其中严重肝脏外伤的伤情复杂,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而现在,在平时多为钝性伤,如挤压伤、交通事故伤、钝器打击伤、跌伤等,主要是闭合性损伤,而以交通事故伤最为多见。
但是,虽然多见,并不代表着就好治疗。
因为,肝脏接受双重血液供应,血运非常丰富,而且肝脏有产生和引流胆汁的功能,因此,肝脏损伤所引起的后果十分严重,出血所导致的失血性休克!
而肝脏受损重,其中大出血是肝外伤致死的主要原因。
肝脏的止血难度系数很高,因为肝脏的血液供应十分复杂,而车祸中,这种肝脏破裂以后,导致的血管更加繁琐。
想要止血,难度系数难以想象!
但是!
此时此刻!
陈和双手捧着的那一颗肝脏,虽然依然破碎不堪,但是,最起码
止血成功了。
患者的生命,再次得以延续。
换句话说,赵向军有了进一步完成手术的资格。
大家都盯着陈和。
潘建业看着陈和的双手此时摆出复杂的姿势,几个指头都在按压肝脏的血管,而双手的两根小拇指,一根直接插进了近肝静脉,而另外一根也巧妙的堵住了入肝静脉!
这样一来,肝脏止血成功。
潘建业直接愣在了原地。
这一幕,看的所有人都瞠目结舌。
徒手肝脏止血术?!
一旁的马祥荣激动的喊了出来。
而这一声,顿时把孟迪给吓了一跳:马教授,发生了什么事儿?
马祥荣有些兴奋的说到:
我真的太惊喜了!
一晚上,看到了太多的传奇。
急诊,真的就像是一条复杂而且需要每一个人共同参与进去的精密流水线!
其中,每一个人都不能出问题,这才能保证抢救的成功。
就比如现在!
陈和教授,不得不说,是这一次急救的主要负责人。
你们看到没有?
陈教授仅仅是用手,竟然把整个肝脏的止血,从一开始的大幅度,大范围,降低到一个可控的地步!
其实,在医学领域,这是有一个专业名词的。
他叫做:徒手肝脏止血术!
这一项技能,我敢保证,哪怕是那些肝胆外科的专家,也不一定能做到!
这需要对肝脏的足够了解。
还需要操作者精密细微而且精密的操作。
稍微不慎,非但没有办法止血,而且会对肝脏造成二次损伤。
马祥荣的话,让电视机前的众人,都有些激动。
今夜,他们真的有些兴奋。
谁能想到,一次急救,竟然看到了如此多感人肺腑和震撼人心的操作。
这个时候!
陈和当机立断的说到:
立马转移患者!
不能再拖了!
需要尽快手术。
听见陈和的话,其他人纷纷点头。
陈和认真说道:我喊一二三,咱们一起用力。
我尽可能的保持一个协调动作。
潘建业闻声点头:好!
小陈,你坚持住!
听我口令!
1!
2!
3!
抬起来!
转移,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
需要保护好患者多个重要部位和脏器。
比如腰椎、颈椎、髋骨等等。
还需要陈和维持好肝脏的位置,避免引起二次损伤。
而在这个过程中,陈和的手,是不能动。
因为一旦出血,他们可真的没有办法了。
终于!
大家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患者终于被转移到了车子上。
而此时!
马祥荣看到这一幕,激动的说到:
成功了!
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成功的。
观众朋友们,今天,我只想告诉大家一个事情。
我们晋省,我们原城市,我们的医生,个个都是好样的!
说实话,如果这一个患者在美国,他肯定死了!
我不相信,美国急诊可能具备如此间距肝胆外科、心外科、急救外伤于一身的顶级专家!
外国没有的
我们华夏有!
难道,我们不应该骄傲吗?
伴随着马祥荣的话声音响起来
第220章 我……我可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