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军饷应从各地抽调。”
李贤刚说完滕王李湛然道:“老臣赞同潞王的意见,老臣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出,曹王世代戍边对敌人的情况了如指掌,单凭鸠安带大军前来是不可能在短短两日破掉北庭关的。而金城王也在边关数年,一直都是勇谋俱佳被敌人两天破城的可能也不大。老臣愚见此战定然有我们不能知之事。”
滕王刚说完张仁之接下话道:“还望陛下选一良将速速前去边关救援戍州。”
李成看着下面不说话神情各异的一众文人道:“朕早已有了决断,朕亲自带兵出征。”
李成此话一出反对的人马上站出来开始反对。反对最多的就是皇帝亲征则国本不稳。
李成阻止了众大臣道:“我大唐的帝王自当守卫国门。至于国本不稳……。”说到此处李成笑了笑指着李贤道“无碍,即便朕战死沙场那不有一个现成的吗!”
李成这句话说完李贤连忙跪地道:“臣,惶恐。”
李成并没有理李贤接着道:“滕王李湛然何在?”
滕王高声跪地道:“臣李湛然在。”
“朕命你即刻接手泰州扬州所有兵马,从东北方出击金城,从一侧缓解戍州城的压力”
滕王高声应是,李成刚完说话殿外来了三人。三人未经传召就直接上殿了。这三人都是先帝的儿子。分别是定王李勋齐王李博和北海王李战。三人上殿行完礼后定王李勋道:“陛下,我三人作为大唐子孙,我三人愿亲赴前线,即刻支援戍州王。”
李成听完连道了三声好后起身道:“准你三人从传送阵前往边关以镇军心。朕亲自领越州梁州兵马出击北庭关。从另一侧解戍州城之危。潞王李贤带朕监国调度军需。”
李成说完崔睿当既站出反对道:“陛下,此时戍州城正危如戍州城破我军分兵必会迎击敌军主力,恐怕不妥吧。”
“玄甲军昨日已经离京了。”
李成这淡淡的一句给不安的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明日辰时出兵。众臣工回去准备吧。”
说完退朝了。
李成回了内殿他单独留下了他的几位侄子。李贤、李勋、李博、李战四人站在一边李成坐于上手。李成给他们看了坐道:“今天单独留下你们四人,是朕有话于你们说。”说着李成一指李贤接着道“李贤朕第一个要说的就是你。你是先皇的太子,虽然被废但你心里是不服的……”。李成说到这李贤马上就要站起来,李成一指李贤接着道:“不必,今天没有外人就咱们爷四个。我说的你们记着就行。李贤你是先皇太子,被废时给你的罪名你定是不服的,你父将皇位传我你心里更应不服。你虽是有帝王之能,但你这些不服都给我留在心里。将来我会给你一个合理的解释。此时边关大乱,朝堂不稳。这里的个中原因你恐怕比我清楚。在这里你不必和我说任何解释,我既然要你监国,我希望我回朝之日,大唐的朝廷应该是清明务实的。”说着李成从手边拿出一个盒子道:“这是大唐君王的玉玺,天下大权皆交于你手,二叔望你好自为之。”
李成说完李贤还是跪于地上,他刚要开口,李成拿着玉玺跨出一步站在他面前将他扶起道:“不必言语,二叔虽然以前是一个闲散王爷,但这不代表二叔傻。”说完李成将李贤按在座位上将玉玺给了他。
然后对其他三人道:“李战你和你大哥压根是一头的兄弟感情好这很好,但不能越界。李勋一直在通天塔内修炼,去了边关小心人心险恶。而李博你可想明白了,为何你二哥很早就在守护通天塔内阵法,且在通天塔内修炼,你父为何又命你一直在通天塔修炼。这其中含义你要清楚,坐在这里并非如意事。李博你还要清楚自大唐开国齐这个封号不多,这些人不是骁勇善战就是有治国安邦之才,可是又有哪位给自己留得了一个善终。”说完李成看了看李勋和李战接着说:“你们三人去了边关努力帮助戍州王,探明倭虏军到底哪里强横。”李成一边说一边走到李勋面前将李勋的右手拿起看了看道:“你们兄弟九人除了李洋,其余的人的仙筋品质都不高。这些件东西对你们本没有用。”
说着李成一把将李勋和李战的仙筋全都夺了下来。二人本想反抗,但是李成已步入玄阶非他们所能敌。李成将他们的仙筋强夺下后李战道:“二叔,你为何要如此待我等,我父待你若亲子死后皇位都传给你了。难道你要将我们赶尽杀绝。”李成苦笑着摇了摇头道:“我从你们身体里剥离了这东西,虽然让你们多少受了点伤,但是这东西的离开对你们是有利的。此时这东西已经限制了你们的修炼,只是你们还不自知罢了。”说着扔给李战一瓶丹药留下一句话就走了。“今天我的所做所说你们哥四个自己想吧,我希望你们不要忘记当年那个做闲散王爷的二叔。”
第七十三章御驾亲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