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十二章一战刚歇另一战又起[2/2页]

抗天记诀 猫枕咸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李成也看出来了这是那位仙人借范统之口再说话。范统大怒直接将自己的捆绑挣开了,李成刚要出手被武?拦下。武?上前一步走到范统面前轻蔑的道:“你就是真身来此又有何用,只要我在通天塔一日你就休想动这里的一物。不但不能动,既然你今天来了你也留下吧。”武?刚说完双手迅速结印,一个阵法出现在范统的脚下。此时范统更加激动的大叫道“不可以,不可以。我是你们大唐的恩人,你们不能这样做!”
      武?一脸狰狞的道:“你是大唐的恩人,你怕大唐帝王的强**死太宗,毒杀高宗,将老妪封印于此无数年不见天日,李显在渡玄劫时因你走火入魔了,李睿被你残杀,李隆基被毁了一世英名。若不是安史之乱,再无意中将李唐宗室屠戮的所剩无几,致使你无人可利用,不然我大唐帝王这万年来全都要苟活在你凌辱之下。今日既然你来了你就别想离开这里。”
      武?这几句话道出了大唐开国之时的几段秘辛。武?将范统连带控制范统的仙人一起困在了通天塔内。而后对李成说:“通天塔门口供奉着一件木头的令牌,你拿着去吧,你记住你是大唐帝王,不要给大唐的列祖列宗丢人。”
      说完李成离开了通天塔,在李成临上传送阵时不良帅给他报告了一件长安城内发生的事。李成听完汇报双眉紧促对不良帅说了一句“我知道了。”然后李成返回了戍州城。
      李成回来时天已经要亮了。他在戍州王府写了三封信。一封是给他姐夫朔方国皇帝朱广亮的,要他和唐国一起伐倭虏。第二封是给道院大长老秦风他要找道院借一件神兵他要斩仙。其三他是给李洋的这份信他交给了不良人。做完了这一切他开始筹备伐倭虏国了。
      一天之后在戍州城大摆庆功酒宴,奖赏此战有功之将士。当天李成还嘉奖了在京城为大军筹措粮草的李贤。而此战的伤亡情况也被统计了上来,倭虏百万大军攻打唐国但是逃回去的不足三万,其余部队通通都已埋骨在了唐国北疆。而龙国八十万大军死三十万人伤十万人。这个结果李成早就已经料到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道理李成还是懂得的。早在大战还没结束之时李成已经从唐国内部又抽调了六十万部队奔赴前线而来。
      这场大战基本上是结束了,另一场无边的大战又要开始了。朔方国和唐国共同发出了联合征讨倭虏国的声明,东大陆同气连枝龙秦二国表示口头上支持。与倭虏国交界的于阗国和飘雪城表示中立。
      李成从长安又调来的三位大将,大唐从戍州城同时兵分数路攻打倭虏国。
      一个旷日持久的倭虏大战开始了。
      这里面最难的就是李贤,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刚打了一仗粮草供应就有些来不急,此时又要伐倭这粮草从哪来。好在龙秦二国虽然在明面上表示口头支持,但背地也在给唐国运送粮草。而被崔睿控制的倭虏大营,还有可以供应百万大军吃三个月的粮草。这可解了李贤的燃眉之急。
      再大军出征的之后道院给李成送来了一件神兵。这件神兵是一座残破的宝塔,来人明确的告诉了李成。此塔只能使用一次,无法用第二次没有必杀的能力勿用。
      出征的前一天晚上,龙辰和龙宇来找李成了。龙辰的意思很明确就是问李成仙筋的事。
      龙辰先将当年的事半清半模糊的和李成说了。李成听完了故事基本上也知道了到底是发什么事道:“你们认为是有仙筋气味的人做的是吗?”
      龙辰点了头,李成接着道:“你这个事是不是和我李家所说的那个仙有关系我不知道,但我已经找到了我要找的这个仙的所在。如果你们要想去我可以带你们一起。”
      龙宇把话接了过去道:“这么多年都没有查到任何蛛丝马迹,此时好容易有线索了,不管是与不是我们都随你走一趟。”
      “那好你们随大军出征吧。”
      百万大军分成十只队,留十万看守大唐的边关,李成带十万。剩下八十万大军由李广李宁李勋李战,还有崔睿和从长安调过来的三位将军率领,他们各领十万大军出关。将军与王爷结伴相互配合。而李成自己领十万大军去了三国交界处。至于道院的弟子随自己的意,跟大军北伐也可以,回道院也可以这些他无法左右。当然很大一部分人是留下的。留下的就都跟李成这路大军一起了征战。李成这路虽然只是自己领兵十万,但有一万的玄甲军跟随大家也就都放心了。
      在李成出兵的当日倭虏国使者前来求和。李成将使者一队人马直接祭了军旗。他没有见使者,他认为见不见都无所谓。他要让大唐的百姓牧马飘雪城的区域外。
      在戍州城外李成一声令下“出征”,九路大军高呼“大唐江山永固,大唐皇帝万岁。”
      随着呼喊声九路大军出征了,李成命滕王李湛然暂守戍州城连带着疗伤。
      大唐这边兵出九路,朔方国则兵出五路攻打倭虏国。当十四路大军攻打倭虏国的消息传回倭虏王庭时,倭虏王庭如煮沸之水。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大臣们都互相推诿责任,有的大臣甚至当庭顶撞倭虏王。
      倭虏王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倭虏国百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现在整个倭虏朝廷都处于崩溃的边缘。一些官员在劝倭虏王降唐。此时此刻人性的丑陋才体现的淋漓尽致。
      倭虏王这时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再他提出攻打唐国时唯一反对他的人。此人是他的兄弟,当时他一门心思的想要攻打唐国,直接将这位王爷监禁了。
      倭虏国急急的传他来见自己。
      这位皇弟叫阿史那恭,是倭虏皇帝的叔叔的儿子。他叔叔在同大唐的一次战争中殉国后,阿史那恭继承王爷之位。他也是倭虏皇室唯一一个在北灵学院学习过的人。
      阿史那恭早就已经知道了倭虏国百万大军将被唐军打败。当知道倭虏百万大军被唐军屠戮时,阿史那恭坐在家中痛哭,他倭虏的百万儿郎啊,就这样因为自己君主的贪心不足而丧命于异野他乡。
      阿史那恭来到皇宫中见了倭虏国王。一天后倭虏王爷带领倭虏国四位大将出征抵抗大唐和朔方。

第八十二章一战刚歇另一战又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