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304章武圣时代,大新上线[2/2页]

休闲的我竟成了老祖 冰原三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顶层力量,人数直逼两位数的武圣才是。
      如此情形下,谁先晋升武圣就成为了这些年的“热点”。
      上至达官显贵,下至百姓平民,平日里最常谈及的话题就是这个。
      与自家有关的“准武圣选手”,更是津津乐道。
      熊家城在仙山嫡系里一直比较咸鱼,并不起眼,最早的村民大半跟着熊老爹进了仙田平原。
      在外能晋升武圣的人,也就一个熊小小。
      因此她在熊家城相关势力中的地位很特殊。
      听着众人的念叨,熊小小若有所思:看来是该回去探亲了,顺便问问大姐,姐夫要怎么帮我突破武圣。
      冲击武圣还不至于到九死一生的地步,但大新这几年上百位武尊的案例表明,其成功率不高于一成。
      若是准备充足,尤其是弄到一些特殊宝丹,护住身体根基,失败也不过静养几年。
      只要心中意志未曾动摇,之后还可以进行第二次,乃至第三次。
      当然,风险同样也不小。
      能修炼到武尊顶峰,距离武圣一步之遥的人,哪一个不是天赋异禀,万中无一。
      普通人常常失败,失败一次没甚大不了的。
      冲击武圣的这些人却是大多一生都没输过几回,这些年更是突飞猛进,结果在最关键的地方输了一次。
      一个不好,那就是终生的心理阴影。
      这不是说实力强,意志坚韧就能完全避免的。
      很多人在输到跳楼之前,也是旁人眼中的钢铁意志代言人。
      熊小小自知天赋甚高,起码是优秀起步。
      但她不会自大地认为自己这天赋一定能超过同等级的天才们,更不会拒绝寻求帮助。
      嗯,大姐确实有点不靠谱,可姐夫历来是靠谱的。
      毕竟他不靠谱,就大姐那人还不知会折腾出多少离谱的事来。再次腹诽了自家大姐,熊小小也拿定了主意。
      她打算一路走回去,尽情浏览沿途各地的美景,品尝美食。
      别看这些年她到处跑,大多数时候都通过福地中转,在妖诡界内的时间更长,见过的妖诡比活人都多。
      所以这次要听姐夫的,享受下这劳什子的劳逸结合。
      ……
      翌日,熊小小孤身一人踏上的南归的旅程。
      神农之森位于妖诡界,往南就是以前的极北外域。
      曾经的这里并不属于大武,而是巨石王国,可惜这个国家第一时间内就被天灵教这些人(女干),与诡物里应外合,彻底摧毁了。
      极北外域的居民纷纷南逃进北漠,成为了极其不受欢迎的“外来者”。
      原因还是天灵教。
      当初天灵教在极北外域的发展最迅速,教内绝大多数高层的身份外貌都是极北外族。
      在异种粮食大规模普及前,大武也没太好的办法来检查每一个极北外族。
      无论官府还是民间,都下意识地将外族当成潜在的不安定因素。
      后来异种粮食普及,还是人族专用,身体拥有诡物力量的天灵教徒吃了完全没好处。
      而且异种食物提供的血气恢复很特别,与一般意义上的血气波动完全不同。
      于是大规模检测妖诡奸细的方法就诞生了,那就是进城前发点异种粮食的食物,当场吃下。
      没波动的立刻抓起来,留给专门的高手去二审,既不会搞出乌龙,也不会放过任何疑点。
      如此极北外族在北漠国的生存环境才好了些,起码不会被人一看就当成人(女干)。
      至于日常受到些歧视在所难免。
      人这种生物,总有拉帮结派,划分山头的天性。
      别说外貌有差别会如此,外貌没差别也有地域黑,性别歧视这些东西。
      完全失去了故土的极北外族人们已经很满足了。
      直到后来,萨兰珠苏醒,并且开始随同顾恪出摊。
      后来福地出现,自动交易、人员物资中转这些也是她负责。
      虽然后期她转职“仙灵”,只用机械提示音,不再露脸,可起初她露面的次数也不少。
      起码一庭四国的中高层一直很清楚,日常与他们交易的那个仙灵,就是四大仙姑里的阿珠大人。
      她用的角色卡同样容貌普通,但金发碧眼大高个的典型极北外族特征却没变。
      如此一来,极北外族受到的针对性歧视也就少了很多,起码没谁敢喊着把极北外族全都抓起来杀掉。
      他们真有这胆子,也没那实力。
      这些年天气逐渐恢复稳定,气温也回升了一些,大新中心区域也越发稳定。
      而这个“稳定”,也意味着中心区域没有妖诡,居民们少了一条重大财路。
      很多极北外族虽在北漠和中庭北部生活了几十年,最后还是选择了回到故土开荒。
      经过诡与人持续多年,大小不一的战争后,极北外域那都不叫地广人稀,而是压根没居民区。
      北漠国的人本身也迁移了大部分去东南两国,一样荒着大批土地。
      苏玉楼对极北外族的这个决定表示鼓励,并且启动了极北群星城的建设计划。
      通过福地,成功地在极北外域布下了几个城镇群。
      农忙时人们可以下乡居住,照料田地。
      到了冬天,所有人就可以回到福地城池,集中猫冬。
      极北外域的平均气温虽低,每年只能种一季粮食,但地势却很开阔平坦。
      而且较低的气温下,种植出的紫麦营养更好,口感更佳。
      不种紫麦也能种土豆,产量巨大,储存容易,加工简单,用途广泛。
      只要人舍得下力气,地几乎是无限的,一次收获吃个两三年都没问题。
      因此在极北外域种田,真是一件风险度极低的事。
      保底种上一轮紫麦,再来一轮土豆,就能保证几年之内不会饿肚子。
      之后胭脂稻、黄豆、花生、黄粟、黑黍等等,哪个值钱种哪个。
      除了比较累,还有在卫星小镇农忙时比较孤独以外,几乎没啥缺点。

304章武圣时代,大新上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