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0240、断臂维纳斯,残缺美[1/2页]

对话世界:我是穿越者!震撼全球 泥石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林轩当然是要介绍四组人分别的办法的。
      林轩走上前,第一组人是一组非洲人。
      这几个人噼里啪啦说了一堆,没人听得懂。
      通过翻译,林轩转头介绍:“他们是来自于中非的人,他们现在国家使用的大量陶器,是一种名叫红陶的东西。”
      虽然这个话说出来感觉不太好,不过林轩还是介绍了一下:“这是主体文明新石器时代时期使用的主要的陶器,在我们龙国的话,大约是一万多年前使用的。”
      “生活中最常见的红陶,是那种橘红色的陶器花盆。”
      世界上的文明发展其实是非常残酷的。
      好多地方的文明,已经上万年没有进步过了。
      陶器这东西,在龙国,已经发展出了瓷器,而世界上还没有另外一个国家独立发展出瓷器。
      别说瓷器,在大航海时代,英特兰西白牙这样的国家使用的陶器,也是我们大概一千六百年前到一千两百年前使用的带釉的陶。
      而大量的文明能够独立烧制黑陶,就已经非常的牛叉了。
      而世界上只有少数的那几??国家,独立发展出了白陶。
      文明的轮子上万年没有挪动过,而这些国家直接进入现代社会,可想而知。
      无论是生产力还是思想上文化上学习上,都没有做好准备。
      出去米国这个搅屎棍的原因之外,他们在文明上和现代文明的不匹配,也是战乱的一个巨大的原因。
      “他们这一组,不只是会本国陶艺,他们也学习过更复杂的陶艺,但他们准备使用自己原始的办法,试试能不能把陶器制作的这么大。”
      “他们使用的是圈塑法(盘塑)。”
      所谓圈塑法,就是把陶泥搓成长条,然后一圈一圈的塑造外形。
      几乎大型的陶盆,罐子,都是用这种方法塑造的。
      第二组人,是龙国本国的人。
      “大家好,我们是杭城天明陶艺的陶艺老师。”
      “我们平时做陶艺习惯了使用飞轮制作造型对称的陶器。”
      “这种不是圆形的陶器,用飞轮做其实并不容易做。”
      “我们的想法是,用飞轮做一个很大的圆筒,然后把它压扁成人身体的形状,然后再切割下来。”
      “然后再用标准泥塑的方式,制作身体细节。”
      第三组是米国来的,这一组人用英文说,听得懂的观众也比较多:
      “我们准备用模具制造身体,然后用手捏的方式做陶俑的头,然后拼接。”
      第四组人是来自于西亚的一个国家的。
      “我们准备用翻模的方法做身体,用雕刻的方式做细节,而头我们准备用雕刻的方式做。”
      简单一点说,几组人的方法都不太一样。
      第三四组听起来比较像,实际上是差的最远的。
      简单点如果用杯子举例的话,第一组人准备用泥条一圈一圈叠加成一个杯子的外形,然后把连接缝隙抹平。
      第二组准备用转盘的离心力甩出一个杯子,然后把杯子捏扁。
      第三组人准备做两个半边杯子,然后合在一起。
      第四组是准备做一个杯子内部空间的模型,做一个杯子外部空间的模型,然后用填充法把中间填满,这样就得到了一个杯子。
      四组人做起来后,其实大部分人都明白,在先秦时代,方法肯定是第一种。
      但是,这个第一组搞不好技术能力还不如秦朝匠人。
      现代人厉害是厉害,但那是基于知识多的厉害。
      在某些技术性上的东西来讲,很多古代的东西现代压根做不出来。
      比如马王堆的素纱?衣,现代人无论用什么办法,复刻出的东西都比古代流传下来的重一倍以上。
      很有可能第一组的方法是对的,但是他们的技术太草率了。
      或许以第二三四组的技术实力,再用这种办法,可能比较容易成功。
      但是,人类嘛,总是疯狂的,总觉得自己能干成更牛逼的事情。
      林轩:“好了,投票结束,让他们做吧,我们进入下一个环节。”
      “如果要给地星人选一个美学初启蒙,至少在龙国,大家非常的喜欢一件作品。”
      “它的美感特别的特殊,展现了一种叫做残缺美的美感。”
      “它是残缺的,而历史上的历代艺术大师,都尝试过自己去补全它,但无论如何补全,都会让其美感大降。”
      “哪怕是后面经过考证,恢复了它的全貌,也没办法和它残缺时比较美感。”
      【这么玄乎吗?】
      【什么样的作品啊?】
      【听起来有理论上的可能。】
      “它就是,断臂维纳斯。”
   

0240、断臂维纳斯,残缺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