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孤神木功力卓绝,深知明远所言非虚。他年逾花甲,天下名家剑法十之八九都有见闻,而“十魔剑法”名动天下,是他祖上独孤去恶与剑圣徐何并力所创,龙楼宝殿即在眼前,他身在门外,怎能不动心。
明远察言观色,笑道:“师叔,这一百零七道剑痕,我都已参悟透彻。我明远一生最敬重的人就是你,自然不敢让师叔空手而回。”
他转身进洞,再出来时左手已拿着一本书。那书十分陈旧,纸张微卷,字迹模糊,应是被水浸泡过。明远神色冷厉,道:“这‘十魔剑法,师叔拿回去吧!”说着一抖手,残书如剑,蓦地飞向独孤神木。
独孤神木将书接在手中,见上面墨迹浑浊,是手抄本,执笔人书法不拘一格,铁画银钩,苍劲有力。
他连翻数页,越向后看,字迹越显得轻狂不羁,到了最后几页竟已满纸飞草,难辨个数。他认得这是明远的字迹,急忙翻回前几页,仔细端详,见行头写着“恼乱定心,不得安稳;此无别故,皆是少权”十六字,心头一颤,恍然明悟
明远朗声笑道:“一者宿冤,二者外惑;三者烦恼,四者所知;五者邪见,六者妄想;七者口业,八者病苦;九者昏沉,十者天魔。斯十魔障,能挠正修。慕道之人,谨之慎之!”话音震铄,回荡在林中久久不散;他仗剑说道:“想必这‘十魔乱正,师叔不会不知!当年师叔祖上与剑圣徐何公正是凭借佛门教化,顿悟出这套无敌天下的剑法。不过也真是可笑,佛法越高,剑法越高,而剑法越高,杀的人也就越多,到头来,还不是佛法越高深,杀人却越多?”
不等独孤神木回答,明远反手将玄邪剑刺进洞内,口中断喝一声,剑气披洒,尘土横飞,连带而出的竟是一堆陈年白骨。
众人闪身回避,仔细观瞧,才知那竟是一根根人骨,骸骨上有许多剑痕,深浅不一,但手法极为高明,除了颈骨那一剑之外,都恰到分寸,看上去难伤性命。
明远冷笑道:“这几人号称庐陵五老,精通奇门遁甲,他们不怕许师弟的机关,想到林子里捞些油水,却被我刺了一百零七剑,最后是求着我杀了他们!这一百零七剑便是‘十魔剑法!洞壁上的剑痕我已了然于心,假以时日,必能大彻大悟,天下无敌!”
他话音激昂,凝眸看着手中玄邪剑,道:“先贤之辈尽归黄土,许师弟誓不出剑,天下间唯有我明远会这路‘十魔剑法,玄邪在手,天地之间有谁能是我的敌手!”
独孤神木见他说出这般丧心病狂的话,怒火陡升,却稳了稳心神,道:“妄想魔者,谓之自障。自障不空,生灭不停。颠倒散乱,遮障本心。参禅之人,须要空之。”
明远知道这正是“十魔乱正”中的第六魔障——妄想魔,明白独孤神木是想以佛法来度化自己,大笑数声,道:“妄想神通,妄想玄妙。妄想长生,妄想返童。妄想飞升,妄想成佛。师叔不会不明白,我对这些狗屁经文一窍不通,若不是为了参悟剑法,这一辈子也不会去看一眼!”
独孤神木见事无转机,一抖长剑,道:“你若对佛经有所领悟,或许早已练成了剑法。不如让我进去,看一看这‘十魔剑法如何独步天下!”
明远自绝退路,不再畏首畏尾,横剑出手,用一招“万象无形”,风扫残云,势大力沉。可招数还未用老,却被独孤神木寻到破绽,轻描淡写间,千钧之力化为无形。
高手对决,若不能知己知彼,决断攻守之势,必会受人牵制;明远深谙此道,不逞匹夫之勇,玄邪剑铮鸣作响,旋腰转胯,横拨竖挡,将独孤神木的精妙剑招一一封挡在外。
雁凌峰看得入神,只觉独孤神木招式凌厉,前所未见,仿佛剑走偏锋,却总能峰回路转;纵横捭阖间,天马行空,将明远困在剑阵内,有如瓮中之鳖,笼龙冢虎。他看那招数大开大合,丝毫没有“魔教邪徒”的阴险恶毒,反而觉得此人气度非凡,忍不住要击掌喝彩。
第67章 痴心妄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