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容却依旧僵滞在脸上,转头向雁凌峰说道:“数日不见,你可变了凤凰,当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雁凌峰听他话无好话,审时度势,绝不想多半字计较,也学着武尚邪的模样,扭过头默不作声。
武奎接连吃了老少两人的闭门羹,心中大觉尴尬,正要责问雁凌峰,怎料头顶的冲天发揪被许灵一把抓住,道:“小矮子,你若再敢刁难哥哥,我定将此事告诉爷爷!如今还不知小叔叔下落如何,你还在此风言风语……”
雁凌峰听许灵话音哽咽,禁不住心生自责,正要劝慰灵儿,可坐下马行得甚急,颠簸之下无计回身,忽听烈儒阳说道:“二公子怎么了?灵儿不必担心,无论如何,有独孤岛主出手,二公子定会化险为夷!”
武奎也道:“是啊大侄女儿,烈坛主说得是,有师叔出手,百事无忧!乖侄女儿,快松开我吧,再怎么说我也是你叔叔不是!”
许灵听脚下蹄声震地,看身侧物影攒飞,只觉得和爷爷叔叔南北相背,越离越远,一时间百爪挠心,五内俱焚,见武奎齐胸高的发揪在身前摇来晃去,早已不耐烦之极,恰巧听他出言责难雁凌峰,一气之下才抓起来猛摇,直等愤懑之情发泄殆尽,这才向前一推,难言心中苦楚。
雁凌峰挂念之极,却不能近身安慰,扬声说道:“灵儿,你叔叔吉人天相,定不会有事!”
武奎又纵马追上,道:“烈坛主,我和师哥曾来过大名府,向西北再行七八十里路,有一处镇子叫郭家坞,若不出差池,咱们今晚便在此过宿,如何?”
烈儒阳略作沉思,颔首道:“也好,咱们不急着赶路,今儿个又是仲秋佳节,正好赏月!”
武奎道:“那好,我师哥在二十里外断后,若无追兵过来,咱们便在郭家坞落脚。乖侄女儿意下如何?”许灵无心计较琐事,神不守舍地颔首答应,任马蹄飞转,思绪更加凌乱。
一路无话,等到落日熔金之时,头前的三匹马、五个人便已赶到了郭家坞。这集镇三面环矮山,一面临清潭,纵马远看,斜晖普照层林,山川排闼送青,秋日晚景着实美不胜收。镇子虽说不大,也有千余人口,今日更是张灯结彩,七八里外便能得见一二光景。
这两位坛主乐得清静,不愿旅居闹市之中,便在镇口一里外找了家客栈,给了那掌柜的几颗散碎银两,包下了客舍。掌柜的喜上眉梢,自然好好招待,烧菜饮马,绝无差池。
木星云赶来时天色已暗了七八分。是夜天公作美,月如玉盘凝霜,挂在南天外、柳梢头,映衬着靛蓝如洗的天幕,恰有飞鸟临枝呖呖,这一画风景足以令人忘却烦恼,今宵有酒今宵且醉。
木兰花慢中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飞镜无根谁系?嫦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作这首长短句的是南宋词人辛弃疾。辛词风格豪迈,意气蓬勃,兼得风骨婉约,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往往神情毕露,让人拍案叫绝。
这首《木兰花慢》虽写中秋,然而稼轩别出心裁,绝不趋同常人但写中秋之辞非咏怀古今、表述乡思不可,而是笔锋折转,一连抛出七八个疑问,问这月亮时圆时缺,时隐时现,究竟有何玄机,莫非是夜间悬于天幕,白日沉于沧海,等到了中秋这一天,被沧海洗尽铅华,月色才显得格外明亮?
中秋节在汉晋之时初具雏形,唐时才得以成就,到了有宋一朝更是盛极。历朝历代中秋习俗多种多样,登台舟游,饮酒赏月,观灯拜月,往往竟夕乃止。郭家坞虽不大,但节日喜气却不逊色于大名府,华灯初上,吹拉鼓噪之声便充耳不绝,远远看去一片祥和景象。
第212章 中秋佳节[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