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如画之所以重伤如此,与他和柯木灵那场比斗不无干系,何况出家之人慈悲为怀,怎能不慷慨相助。
万龙铖感激涕零,在林中逗留数日,听说秦如画伤情痊愈还须近三个月光景,他心中忧虑甚多,不敢以私废公,决意将秦如画托付于李重生,他则抽身北上,一路上快马加鞭,只怕迟则生变。七八日跋山涉水,终于回了延州大寨,不料心中担忧果真应谶,眼见自己苦心经营半载的营盘竟已成了断壁残垣、废墟灰烬,万龙铖悔恨不已。
寻到旧部所在,才知自己离寨数日后,营中奸细和西夏人里应外合,党项铁骑趁夜袭营,那“幽云八骑、一夜屠城”名不虚传,幸好钢刀门大寨与延州城外多处寨堡遥相呼应,火光一起,画角争鸣,大宋军马也奔袭驰援,这才得以解围。
此时正值七月初,西夏屯集重兵部署于宋朝边塞,已历半年之久,烧杀掳掠,摧城拔寨,党项铁骑所过之处,延州城外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地。
延州是西夏进侵大宋的必由之路,自古兵家必争,因而李元昊虎视眈眈,早有图取之意,如今天气由热转凉,正是用兵之时,夏军厉兵秣马,已有攻取陕西之意。
钢刀门营寨被破之后,近三千名弟子暂时入驻延州城中,正当军心溃散之际,得知掌门人归来,数千人欢呼雀跃,重振士气。万龙铖与延州知州范雍商议后,决意重整旗鼓,依旧在城外扎营,塞守要冲。
不过这次选址更为妥当,与延州城相距不足三十里,和远近城寨互为倚仗,皆可连夜驰援。一月之后,营寨依托山势而起,寨墙高筑,辕门耸立,寨外布设明暗岗哨,内有巢车、地听,外有鹿障、铁蒺藜等物,可谓攻守兼备,固若金汤。
万龙铖见钢刀寨涅??重生,心头由悲转喜,然而察觉延州局势日益紧张,他心中忧虑不减反增,深知此城若被攻破,大宋边防唇亡齿寒,着实已到了成败攸关的生死时刻!他当即提笔写了百余封信函,号召西北各路豪杰,共赴国难。
万龙铖算算时日,决意孤身东进,一路之上联络江湖义士,等九九重阳之期再返回京兆府,参加试剑大会。他此行重中之重便是拜访侍剑山庄,只因行程紧迫,这一夜路过相州府只想逗留片刻,便要连夜赶程,明日平旦时分到达大名府,不料在这城外小镇突遇行刺,险情化解后又巧遇故人之子,着实大觉欣喜。
三人携手进店,见桌上酒菜已然摆好,铜盆里水气蒸腾,看来觚中之酒尚且温热。万龙铖让兄妹二人落座,问道:“此地与大名府相距百余里,这中秋佳节,韩兄弟不在府中和家人团聚,如何到了这里?”
雁凌峰微觉尴尬,道:“此事并非三言两语能说清,诶,雁凌峰不孝,实在愧对父母,愧对师门!”
万龙铖听他话外有音,心事重重,提起酒觚为彼此斟满杯酒,道:“韩兄弟有难言之隐,万某也不便打探,不过我明日便要去贵府拜谒。”
雁凌峰闻言一怔,道:“当真?”
万龙铖道:“贵派是武林泰山北斗,万某久居塞北,只因战事频繁,又苦于行程甚远,屡次想登龙门一拜,却都难以脱身。”
雁凌峰欣然道:“万大侠的名声威震边陲,钢刀门十余年孤胆抗敌,武林中人口传颂,无不敬佩!家父数日前曾和我说过万大侠刺杀元昊一事,当时空闻侠名,恨不能相见,今日一见尊驾,果真肝胆豪情,令人钦佩!”说罢提起酒杯,敬向万龙铖。
两人话语投机,饮罢杯酒,皆觉意兴畅然。许灵起身又斟满了两杯,万龙铖道:“韩兄弟过誉了,和贵派相比,万某这点名声微不足道。来,请!”两人相觑大笑,提杯互敬,又一饮而尽。
万龙铖放下酒盏,目光穿过敞开的门扉看向远处,见华灯霓彩遍布远近,一片安乐祥和的景象,蓦然间思绪飞转,仿佛又听到延州城外画角嵯峨,战鼓喧天,不禁忧从中来,再看眼前香醇美酒,心中之言便如骨鲠在喉,酒菜也难以下咽。
雁凌峰见他神情索然,仿佛读懂了几分,问道:“万大侠是否在惦念边关战事?”
第222章 威震边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