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意,宋镇柯道:“不如我领二位先去看一看明日会场如何?”二人早有此意,只是客随主便,不宜直言,当即欣然答应。
孤云庄占地颇广,坐北朝南,前后共分三进大院,因是武林世家,自然承袭尚武之风,后院之后还依托山坳前的平坦地势铺建了一座演武场,演武场壁垒森严,两面是天然而成的十仞巨壁,其余两面则是三丈高墙,盖因这次试剑大会关系重大,原来两丈高的石墙之上又加砌了一丈,四面方正,皆长过五十丈,壮阔之极,比之城墙也不逊色多少。
而绝世神兵紫竹剑便插在院落正中的紫石之中。那紫石相传是前朝太宗年间天降异物,至今已历数百年之久,此物下落尘世之时天云变色,光芒掩遮日月,数十日内阴霾不散,方圆百里焚隳万物,索性坠落之处人烟稀少,才免得一场伤亡浩劫,当时众说纷纭,或说这千古异象是天降祥瑞,或说是大灾之兆,流传百年却也莫衷一是。
这块紫石高宽皆过丈许,达数万斤之重,莫说人力,便是十几头生猛牛马也轻易挪不动它,而紫竹剑也是用天降玄石取材锻造,两者石性如出一辙,自剑圣徐何以毕生功力将紫竹剑插入石中,至今已有三十余年,只怕这两个同样天生神造之物,数十年交汇相溶,早已难分彼此,真不知这世上可还有人能将紫竹剑取出。
雁凌峰与穆向楠在宋镇柯引领下,一路畅通无阻,少许功夫便登上了?望塔楼,登高凭栏,俯瞰之下,整座演武场尽收眼底,颇为壮阔。只见这占地广袤的演武场中,四周看守巡察之人尽皆手举风灯火把,足有一二百之众,斑斑光点动静参差,整个夜幕下的演武场内仿佛又成了一片璀璨星空,繁辰点缀,星移斗转,众星捧月般簇拥着当中一方石台。
那石台上灯火通明,方圆数十步内竟亮如白昼,三人在塔楼上探头远眺,虽离着有数十丈远,却也能看清那石台正中摆放着一块凸起巨物,巨物之上则用红布覆盖,秋风呼嚎,吹动这巨幅红布,褶皱吹拂,霎时间如赤海朱沙,卷起层层红色浪潮,蔚为神秘壮观。
宋镇柯手指彼处,道:“那便是紫落石,此石是唐太宗年间天降异物,只因通体深紫,故而得名。这石材坚硬无比,紫竹神剑便插在石中。爹从不许人轻易靠近此物,我也只借着守夜为名,亲眼见过两次而已。传说当年葛千寻铸造玄邪、紫竹两柄绝世宝剑,正是取材于黄河河床之中的天石,其中尤以紫竹剑与紫落石十分相近。”
雁凌峰听到“葛千寻”三字,一时间勾起万缕思绪,有如芒刺在背,莫名地惊惧不已,手臂上久久未动声色的剑痕也跟着隐隐作痛起来,顿觉秋风萧瑟,前途坎坷,首先便想起了那柄欧冶子剑,也不知当时将它藏在佛龛之下,多日未曾去照看,如今远涉数千里外,它是否安然无恙,继而又想起泰阿剑还毫无下落,自己回到中原之后百事缠身,一者没有闲暇打探,二者却又不知从何打探,而手中这柄青心剑又不知如何能送到陆元鼎手中,了结对骆羽姗的承诺,如今更不知念雪下落如何,朝思暮想却难得一见。凡此种种事情交杂于脑海中,当真是分心四顾,却又分身乏术,霎时间急火攻心,胸中波涛澎湃。
穆向楠见雁凌峰缄口不语,若有所思,不知他又想起了何事,连忙问宋镇柯道:“那少庄主必是见过紫竹剑了?”宋镇柯颔首笑道:“见是见过,不过当年先师祖剑圣徐何公将此剑插入石中,也只留下一只半尺长的剑柄在外,我只可说是见了一点眉目罢了。”
雁凌峰并非斤斤计较之人,性情也算豪迈豁达,沉思过后,暗想人生在世,绝难事事称心如意,命中注定有种种困恼历练,也并非全是坏事,心事想通,顷刻间痛意消减,脸色也徐徐回暖,听了宋镇柯的话,不禁笑问道:“不知宋兄是否试过拔剑?”
第254章 波涛汹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