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转而又道:“竹叶入茶虽有消暑去火之效,不过我心中这团火却是遇寒则旺,师兄一片盛情我权且心领了,你是堂堂道家掌教,名扬天下的武学宗师,我两年前本要取走经书,却是信得过你一言九鼎,说出口的话从来不会食言。”
他说罢此话向前迈出两步,伸出左手,掌心朝上,意在向李重生索要经书。
李重生退让半步,并不与他锋芒相接,回身从竹篓中取出一只竹笋,盯着石海山的手掌看了稍许,摇头叹道:“师弟为何如此固执,非要病入膏肓,才肯听从医嘱么。两年前我已说过,你二十年前练功无忌,奇经八脉早已伤损,元气天生地长,纵使练就绝世神功,非取静养之法,也难以调治。”
石海山神色陡变,见他又来敷衍,正要驳斥,却听他接着说道:“你胞中三脉气血混乱,两年前唯督脉、冲脉病情最重,以至后背上的气血郁结,橐驼日长,可你不听劝说,时常妄动肝火,伤及气血,使得带脉散乱,难以束缚纵行脉络,加之你体内的昆仑玄功威力巨大,阳脉受损难以制衡,寒气便如脱缰野马
,横冲直闯,故而阴脉盛极必损。《黄帝难经》有云:阴为病,阳缓而阴极。方才见你迈步,我微觉你足趾内跛,师弟,最近半年来,你照海、睛明穴上是不是常常隐痛,有时也和我一般老眼昏花,看不清人情世故啊?”
石海山闻听此话骇然失色,急忙敛足向后,收回手掌藏在袖内,一时间急火攻心,睛明穴中但觉一阵剧痛,霎时间内眦欲裂,微风袭来,泪水便涌上眼眶,继而攒竹、承泣、四白、太阳诸处穴位也是痛不可当,眼前事物便已模糊难辨。
他连退数步,紧握木杖立稳脚跟,戒心愈重,横掌胸前,不让任何人靠近半步,暗自导气归元,凝神说道:“我并非讳疾忌医之人,也知一身是病,可是师兄,我今日再叫你一声师兄,还请看在同门情分上,将经书给我便是,是生是死、是好是坏,由石先生一人去吧。”
经由李重生诊断,凌剑通对石海山的病症也一目了然,见他执迷不悟,不禁摇头说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石先生,你这人啊就是不知道适可而止,什么事不撞南墙不回头,老了老了还变本加厉。你的指法我早有耳闻,可我猜你从未敢用少商穴发力,你知道自己上中下三焦伤损,手太阴肺经首当其冲,十二经脉循环往复,五脏六腑又哪有一处完好,想必你十二时辰无不度日如年吧!”
石海山冷冷一笑,并未应答,仿佛已对这些痛楚习以为常,这时气血归元,视力逐渐恢复,心神便镇定下来。
凌剑通虽玩世不恭,却绝无险恶用心,他与李重生心意如一,顾念同门情分,绝不愿石海山一意孤行,误入歧途,终害了卿卿性命,直言不讳地说道:“他都说了,你阴脉阳脉俱已损伤,若是再贪图广寒真气,非但不能打通脉络中的淤塞,治不了驼背顽疾,恐怕四肢也会扭曲变形,那时可就悔之晚矣!”
雁凌峰曾听穆向楠说过石海山玄功的要害所在,此刻听李家兄弟好言相劝,方知这位石先生虽然神功卓绝,却是每日遭受顽疾痛苦,实在得不偿失;联想起自己机缘巧合,学得武林中人人觊觎的十魔剑法,可个中苦楚也只有自己知晓,此刻对石海山的遭遇感同身受,只盼他从善如流,迷途知返。
却听石海山苦笑一声,道:“悔之晚矣,老朽二十年前便已悔过,如今再提这个字,也不过是五十步而笑百步。老朽一生也无几至交好友,嘘寒问暖者,不过都是些趋炎附势之徒罢了,唯独两位还看在同门情意,好言规劝,不过着实已晚了。师兄何不成人之美,让我放手一搏!”
李重生将手中竹笋向前一递,笑道:“我自两年前便悉心攻读医书,遍查医治驼背之法,倘若师弟依我所说,在林中静养,以竹木为疏导,以竹笋为药引,假以时日......”
第295章 玩世不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