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楚平狄等人提及此事。他原本以为三言两语不能将前情述说清楚,怎知楚射诗来中原找到吕凉云后,得知自己果真是楚门子弟,便求吕先生领她去剑神关认祖归宗。吕凉云心中虽有顾忌,可想到往事已过多年,楚门上下仁义为怀,楚老将军怎会因生子不孝,而迁怒于他的后辈,故而十日前便将楚射诗带到了剑神关。
楚门人士得知客师一脉香火未绝,竟有一双儿女尚存人世,无不欣喜,只是楚关雄在重阳王府当差,不知有何办法让他认归祖籍,这时听雁凌峰说了以往经过,得知楚关雄便在剑阁境内,楚平狄当即令楚金戈带足人马,按着雁凌峰所说地点,动身寻找。
楚家姊弟终于回楚门认亲,雁凌峰心中一桩夙愿得尝,倍觉欣慰,当下与众位长辈见礼,才与柳儒颜、龙云燕谈论起来,方知这二人私自出庄,正是为寻找自己下落,他们到了京兆府后见大批官军赶往孤云庄,便尾随而至,恰巧在乱军中撞见了独孤氏祖孙的身影。
龙云燕认得独孤许灵,与祖孙二人相见后,在京兆一地盲目找寻雁凌峰未果,不料第三日上忽接到一封书信,信中虽无落款,可执笔人似乎对几人行踪目的了如指掌,指明雁凌峰已被送往蜀川。
独孤神木审时度势,暗忖信中所言不假,即刻动身入蜀,一路上又接到两封信笺,起初指明雁凌峰要被送往成都,之后却又改为剑阁。独孤神木不知此人用意,遂起疑心,他暗中设防,终于在第四次投信时将此人困住,许灵一看,认得正是上官无邪的义子冷无声。
原来冷无声当日被许灵所救,心念恩德,故而一路上追随指引,这时让四人赶去剑神关,通禀楚门人士防备灵波教入境,而雁凌峰则被擒到李重生归隐之处。
众人得知以往经过,不无感慨。楚平狄念及灵波教威势广大,只怕上官无邪已知李重生隐居之所,迟早会找上门来,便请他暂且迁居剑神关内。李重生一心修为,与世无争,自然不想与灵波教有所交集,当即答应下来,与独孤神木等人同去林深居处,一面切磋道义,一面打点行囊,之后上路。
雁凌峰见柳、夏二人风尘仆仆,从大名府寻到京兆府,又辗转来到剑门,一路上免不了风餐露宿,艰辛苦难,这时与二人相聚畅谈,心中悲喜交加,一时间念起故土,归心似箭。
可转而与万龙铖相见,得知他将秦如画安置于剑神关内,如今有了楚射诗陪伴,姐妹相互照应,秦如画伤情必然日渐好转,他了却牵绊,这便要回延州料理边防之事。
雁凌峰闻听此话,归家之心顿消,他自从离家之后多经世故,心中总觉迷惘困殆,胸无志向,不知生为何欢,尤是见了宋氏父子之死,更觉万念俱灰,如今竟被万龙铖一语点醒,仿佛看到无限曙光,唤起当日与王安石相谈后的意气风发,但觉此刻若是回家,无颜以对众位长辈,何不就此从军入伍,拼得一番功名,才好荣归故里。
他想到这里心中大喜,急道:“万大哥,当日之言可还作数?万大哥若不嫌弃,我愿追随你同去西北戍守边防!”
众人听了此话皆觉诧异,万龙铖稍作思忖,似乎猜中他的心意,劝道:“韩老弟切不可意气用事,戍边绝非儿戏,多少戍卒不是作奸犯科之人,便是被抓去西北,你是富家子弟,怕是受不了苦。老弟虽一时遭逢劫难,可令尊开明豁达,也不会见怪,再说这些事也并非你能左右。”
龙云燕急道:“凌峰,好端端的你又出什么歪主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从军打仗,若是有个三长两短,如何对得住姑父姑母!”
雁凌峰心意已决,绝非旁人三言两语便可动摇,道:“我早有从军之念,并非一时兴起,爹若知道我从军报国,定会感到欣慰!还有李大哥,宋家父子,他们的仇不是一人之仇,而是国仇,我若不上阵杀敌,心中总觉得愧对他们。万大哥,我心意已决,请你念在家父薄面上,收下我便是!”
第297章 意气风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