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00章 天高地阔[2/2页]

问剑天涯 乾为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众人相顾笑了起来,见这丫头虽古灵精怪,但心中的确有一本明细账,这番话说得着实掷地有声。
      长话短说,雁凌峰去意已决,辞别众人,与万龙铖并驾齐驱,取路北上延州。两个人性情都是坦诚磊落,年纪虽相差十几岁,但交心忘年,言行举止十分投机,朝夕相处,情谊更是与日俱增,便决意以兄弟相称,时常同榻而眠,推心置腹,无所不谈。
      一路上,万龙铖详说了试剑大会中雁凌峰为亲眼得见的经过,和穆向楠所说并无偏差,只是这二人男女有别,见闻阅历也各不相同,对南宫朔那一番言辞的解读也稍有分歧。雁凌峰悉数听在心中,更是别有一番见解。
      雁凌峰就此问起泰阿剑一事,万龙铖道:“六月初,令尊和我去成都府刺杀李元昊,乃是中了此人奸计。当时他便以泰阿剑为饵,想必这泰阿剑也是子虚乌有之事。但我前些日又听李掌门说,京兆重阳王府内有一座七宝塔楼,楼中藏有七宝,其一便是泰阿剑,若当真如此,恐怕这柄剑果真已赠给李元昊了。”
      雁凌峰茅塞顿开,道:“这却未必。当日我被囚于重阳王府,在牢中遇到一位司空前辈,正是武林四家中司空家的传人。那王府爪牙梅雨寒对司空前辈威逼利诱,要他去七宝塔楼找一件黄帝玺,司空前辈却坚辞不就,听他的话意,恐怕这世上除了司空传人,便无人能登楼取宝,泰阿剑若是真在楼中,想必也无人可取。”
      两人来言去语,推测未知之事,自然也是一知半解,难做定论。正好北上延州要路过长安,万龙铖便要助雁凌峰去重阳王府一探虚实。而雁凌峰得知葛千寻别有意图,无论南宫朔的话是真是假,此时此刻,他一心要去西北戎马戍边,断无取剑还诺之意;更何况重阳王府龙潭虎穴之地,他又怎会让万龙铖轻易犯险。
      秋草凋敝,已近寒冬。顺着松柏古道,出了剑门后越向北行,夜晚时分便越发寒冷。二人晓行夜宿,过了十月中旬,终于赶到了延州。此时因西贼兵锋正劲,钢刀寨已从延州城北的绥德军南迁至延州西侧百里之地,与延州城、金明寨、保安军等城寨互为呼应,加固关内城防。
      二人信马徐行,晌午过后便从集市行出四五十里路,来到一片辽阔草甸里。这时天已入冬,虽还未下雪,但沉甸甸的乌云下光芒幽暗,天压得很低,北风也吹得正紧,草原上一岁一枯荣,此时早已看不到半点绿意,只有枯黄遍野,一望无垠,偶尔看到远处的牛群马群在啃食荒草,散落的敖包里升起阵阵乌烟,虽非沃野千里,却是天高地阔,广袤浩荡,果真好一派塞外风情,雁凌峰恍然大悟,这才想起脚下已深入大辽的土地。
      万龙铖道:“再向里走不到五十里,便是阿古拉老爹的部落了,天已入冬,也不知备齐过冬的草料了么?契丹人从来视这些边境游散部落为下等人,像奴隶一样交租税,阿古拉老爹虽是英雄,但也不得不屈服,诶,我这次一定要说服他,将部落移到延州城,如此一来便再也不用受契丹与党项人欺辱!这事知州范大人已同意了,只要老爹舍得军马,此事必成!”
      雁凌峰当日听万龙铖说,此来草原只是为借军马,却不知他心中还有这番盘算,连忙说道:“大哥,我素闻草原部落游牧为生,想要劝他们离开故土,移居到汉人所在,谈何容易?”
      万龙铖摇头说道:“若是太平盛世,诚然强人所难,可如今战事日益紧张,阿日善部落处在宋、辽、夏三国交界,只怕战火连绵,部族迟早会遭池鱼之殃。老爹待我如子,我如何能坐视不理,他老人家开明豁达,想必我不说其中利害,他心中也自然有谱。”
      他说到这里神驰物外,径自规划起两三个月后的情形,不禁笑逐颜开,频频颔首,却听雁凌峰问道:“好是好,只怕他们过不惯汉人的日子。”

第300章 天高地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