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作战的冲要所在,再若细分,弓箭为马步军通用,弩则专属于步军,而弩器之中以神臂弓威名素著。神臂弓构造精巧,集历代胡汉弓弩之妙用,射程极远,常在三百步开外,二百步内亦能穿金透甲,威力可见一斑。
刘潇出身戎马世家,自幼善于骑射,他搭眼一看地上兵器,自然不愿用弩,便选了一只长弓,随手一挽,弓如满月,手指一松,弦声响彻不决,沛然道:“好弓!”
雁凌峰赞叹刘潇好本事,自己却犹豫不决,刘虞侯这时则将随身的一只宝雕弓交在他手里,告知弓弩手还可配剑,断然不会荒废了他一身高明剑术。雁凌峰只觉盛情难却,欣然接过弓剑,如获至宝。
五百人各持器械,由刘虞侯引领出了营寨。保安军大营的较军场就设在营门外,一因地势平坦,可容千余人操练攻守;又因此处是攻打保安军的必经之路,军士在此操练,熟能生巧,一旦敌军来犯,自可用平日演练之法施展。
刘虞侯叫新军营原地待命,又调来一营禁军,号为虎威营。虎威营五百军士列成一字长蛇阵,横亘于营门前,将拒马阵安放在五十步外,又在百步上下撒了铁蒺藜。
布阵完毕,刘虞侯登高远眺,左手杏黄令旗凭空挥舞,高声喝道:“五百步!”这句令语显然是说敌军已在五百步外。雁凌峰等人目光一转,见五百步外原本空空荡荡,杳无人迹,可触景生情,仿佛当真看到党项熊罴之师横戈跃马,开闸泄洪般掩杀过来,让人不寒而栗。
与此同时,又听弓弦声铮然作响,转头再看,虎威营中二百名弓箭手张弓搭箭,箭锋斜指苍穹,而前排的二百名弩手也将弩箭上弦,平举于胸前,凝眸校准,蓄势待发。
“四百步!”令声及落,弦音骤响,两百支箭应声而发,飞羽如蝗,眨眼间纷纷射入雪中,正在三百步前后。及等刘虞侯喊出“三百步”为止,弓箭手如法炮制,已连发三箭。
雁凌峰看得神驰物外,眼见虎威营开弓高射,威势竟能达到三百余步,可见训练有素,臂力与射术皆堪称精湛。正想着,刘虞侯又喝一声,二百名弩手齐齐扣动扳机,弦木声猝然响彻,二百支劲弩势如破竹,追星逐月般飞射出去。
弓箭手之所以能射三百步上下,只因发射时箭锋向上斜指,羽箭由高处落下,射程自然变远,然而弓与弩若是平射,除非弓箭手天纵神力,不然就射程与威力而论,弩显然更占上风。
三百步内正是弩箭射程,而宋军所持的弩机乃是弩中翘楚,比之床弩虽显得威力单薄,比之弓箭则稍显笨拙,却集二者优势于一身,操作灵变易学,二百步外亦可射穿铠甲,不啻为宋军震慑敌胆的第一利器。
但美中不足,弩手装箭较慢,三百步外发射第一次后,及等二百三十步左右,第二支弩箭才堪堪上弦,而射术娴熟的弓箭手在此间隙早已连发两箭。不过弩手真正一展神威之处则是在二百步内,等刘虞侯挥动右手赤焰旗,高呼“二百步”后,群弩齐发,向着敌阵狂飙怒卷而去,当真如天罗地网一般,让人避无可避。
二百名弩手射罢第三轮,敌军便已冲到了百步左右的铁蒺藜阵中,刘虞侯将两面令旗交叉挥舞,喝道:“百步,出阵!”
军令如山倒,但见埋伏于弓箭手身后的长枪手与刀斧手鱼贯猿引,纵跃而出,向五十步外的拒马阵前冲杀过去,而弓弩手则抽出肋下兵刃,紧随其后,也跟着掩杀。
保安军大营前霎时间喊杀震天,这一营军士虽说为数不多,但禁军士卒本就勇武精悍,弓弩连射后正值气势如虹,五百人前赴后继,大有以一当十之势。
第320章 百步穿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