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再少年啊,有些事随心去做,搏一搏,就不会后悔。”
是去是留,雁凌峰心中原本摇摆不定,可听了老军语重心长,猛然想起刘文炳临终嘱托,尤是“顺则和,逆则分”一句,声声在耳,字字痛彻心扉,便不假思索,当即答应下来,明日便去延州城领这份差事。
七日连雪过后,道路阻塞难行,原本宽阔的官道,经过战火洗礼,更是寻不见踪迹,好在战后各地修善调度,来往延州内外的军车马匹不在少数,硬是在雪原上趟出了一条道路。
三人向狄青借了三匹马,狄青爽然答应,正好差使他们去延州呈递保安军战后情况。三川口一战过后,保安军营内战马十存一二,这三匹马皆是老马,虽说老马识途,脚程却着实慢了些,无论如何,一日内也赶不到延州。雁凌峰念及老军体弱,加之他自己伤情未愈,同样不敢夜行雪路,终究在万安寨落了脚,直等翌日天明,这才匆匆上路。
三人加快脚程,正午未至便已快到了三川口,延州城隔河在望。脚下的关中大地上积雪如棉,覆压旷野,仿佛给数日前的那场杀戮蒙上了一层遮羞布,但谁会不知,这白茫茫一片洁净下,掩埋了多少英烈,纵然尸骨可化成灰烬,但忠魂长眠于此,必当永垂不朽。
雁凌峰牵马步行,寻找那片村落,原野上已有稀稀落落的行人从延州城内出入,可兵戎过后家园隳灭殆尽,腊尽冬未尽,春归暖未归,不知这些流民要去何处落脚。
生死契阔,故地重游,雁凌峰站在三川口上,触景生情,眺望雪原上孤零零饱经战火洗礼的延州城,心中不胜悲凉,耳畔隐约回荡起那首《关西得胜歌》,歌声破阵,威慑敌胆,直冲霄汉,仿佛亘古便留存在这片西北大地上,演绎着一幕幕豪迈苍凉。只可惜物是人非,他再也无缘与这些关西男儿并肩作战,意念及此,禁不住纵声长叹,泪水夺眶而出,划过于思青须,如步荆棘。
几经辗转,半个时辰过后,雁凌峰终于寻到那间村落,只不过断壁残垣尤比当初更为破败,极目所见景致如一,委实找不到当日事发之地,顾及时日局促,便选了一处空旷地方驻足。
刘潇从褡裢内取出酒水,天寒地冻更兼路途颠簸,三人不便携带香火,扫清脚下积雪后,只取出几只冻馒头与半斤熟牛肉放在五步外,各自解开酒囊,还酹于地;雁凌峰与刘潇又各取火折,将那两本兵书点燃,焚稿告慰刘文炳在天之灵。悲戚之情至此已达极盛,纵然老军久经沧桑历练,此刻也禁不住老泪纵横,更不必说两个后辈了。
雁凌峰夙夜难眠,一心要来祭扫,想起刘文炳因己而死,吴海则为己而死,负罪之心便与日俱增,这时竟长跪不起,任凭二人如何劝慰,也足足跪了半个时辰,直到日光微昃,想起行程急迫,这才依依上马,匆匆向延州城赶去。
进了延州城后,向城门卒稍作打探,得知了万龙铖落脚所在,兄弟二人终得重聚。离别虽短,却胜似久别重逢,二人心中悲喜交杂,唏嘘感慨不已。万龙铖不敢耽搁功夫,匆忙领他去城中驿馆,馆内官丞早知他的来意,忙让驿卒取来行头,叫雁凌峰更换了穿戴。
此去京兆、成都二府投递战后军情文书,正需一位身手矫健的敢勇随行保护,只是驿丞见雁凌峰面色憔悴,唯恐不能胜任,却碍于万龙铖举荐,又怎好婉拒。
万龙铖几日前便将哈日巴拉寄养在驿馆马厩内,这时将辔头交给雁凌峰,雁凌峰接过缰绳,便想起询问腾格尔与阿日兰斯的消息,得知阿日善部族昨日已迁至延州城东南,腾格尔二人也安然无恙。雁凌峰就此再无牵挂,转而问那铺兵此去成都途径剑阁时离剑神关有多远。
第337章 关山飞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