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凌峰原本心悬一线,此来青城山,他虽千里迢迢不辞辛劳,却只怕上山之后又遇刁难,云菱也罢,陆元鼎也罢,根本不会让念雪出来相见,万没料到云菱会如此爽快答应,立时喜形于色,忘了这番唇枪舌战,语气一改,连声称谢。
云菱却不领情,反而双手一分,将手中串连念珠的红绳一扯两断,五十四颗琉璃珠一哄而散,落在石木相间的古铜色地板上,敲打出清脆悦耳的鸣铃声,深沉有力的鼓板声,久久不散。她随手拈起一颗弹在半空的珠子,道:“不必谢,也许你去了之后便会记恨于我。不过贫道还是想劝你几句话,施主是俗世中人,放眼所见,前后左右皆是繁华世界,而念雪不过是这一颗念珠,你执意与其中一颗,却斩绝左右尘缘,当是得不偿失,施主目之所见、耳之所闻,身之所牢、意只所驰,一举一止,恩怨情仇,皆在这五十三颗落地珠中,而不应在这一颗。”
云菱话音刚落,中指发力一弹,琉璃珠破空而出,蓝光一闪,穿过右手边敞开的窗棂,正击在云幢内的青铜虎纹大钟上。这颗念珠虽只有杏仁大小,力道却如鲸头老杵,撞击之下声如巨震,合寺皆闻。
雁凌峰本已对禅机有所领悟,再听这声蒲牢巨响,心头如闻警钟,看着地上散落不定的五十三颗珠子,又念及那颗已化为齑粉的念珠,木然不语。
云菱待他沉思片刻,道:“一念成之,一念毁之。贫道当初并非对你心存偏颇,如今更加不会,只愿你能度过此心结,从此更进一步。去吧,殿后天师像前,念雪正在那里。”
雁凌峰心中大喜,道了声谨遵教诲,拜别云菱后怀揣忐忑,快步穿过殿堂,直奔后殿天师岩而去。
路经石阶,正要登上后院巨岩,雁凌峰不觉间放慢脚步,心中反复琢磨昨夜今晨希音与云菱所打的禅机,一步一顿,一顿一念,短短十几级石阶,不知走了多久,动了多少念头。毕竟这一份情意在他心中埋藏太深,纵有高士指点迷津,却如何看得云淡风轻,一笑了之。
天师岩立于殿后,高数十丈,上檐飞石如盖,绝无登顶的路径。雁凌峰还未登上石阶,便见岩崖高耸,状若参天,隐约见到岩壁中空,当中塑立一尊道陵像,高约两丈,面相儒蔼,栩栩如生。
他得知韩念雪便在这尊神像之下,本以为顿悟的心境霎时间翻江倒海,不由得停下脚步打理衣着,可一摸腮边短须,恍然想起今时已非昨日,自己已非当初那个不谙世事的青骢少年,何必再做这些表面文章。
思忖未绝,忽听轻槌击鼓,一声声从天师像下传来,道家的古板声轻柔圆润,虽有若无,只听鼓声中有人说道:“弟子韩城壁,拜讫天师!”
是韩城壁!雁凌峰心神动荡,不敢吱声,却似乎心有灵犀,已感到不远处也有一颗心与自己遥相呼应,狂跳不止。须臾,果真听见一个女子说道:“弟子韩念雪,拜讫天师。”
声如其人,正是韩念雪。得知魂牵梦绕之人便在数十步内,雁凌峰却变得逡巡怯步起来,尤是听了这两声祷告,仿佛是痴男怨女在祖师像前还香许愿,欲结连理之亲,刹那心如刀较,泪水不觉间已打湿了眼眶。
又听韩城壁说道:“弟子二人今日诚心祷告,在祖师面前许下承诺,愿此生永结比目,白首偕老,彼此如一,永不相负!”
&n
第353章 移情别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