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57章 三峡之险[1/2页]

问剑天涯 乾为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二人并辔疾行,日暮时分返回成都,夜宿城外。翌日早起,赵郡主嫌这两匹越剡骢只善驮粮贩茶,脚程则偏慢,一大早便将两匹马典当出手。岷江出都江堰至此,水流尚浅,多为灌溉之用,难以通行大船,平日浅厉深揭,骑马可渡,此时水流则十分迅速,二人乘竹筏南下,过彭山、眉州数地,日影微昃,便已到了嘉州地界。
      西望峨眉山峰峦挺秀,绵延逶迤,山峰远近雾霭朦胧,远看难知详实,只听烟岚合聚中隐约传出钟声,虽知峨眉金顶去此尚远,这定非十面普贤座下消除百八烦恼的撞钟声,却也足以减轻心中杂念。及等云开雾散后,伴着斜阳晚照望去,大峨二峨两山遥相对望,确如螓首蛾眉,美不胜收。
      峨眉秀丽尚未一览尽兴,东望凌云山下,岷江、大渡河汇流处,一座数十丈高的大佛背倚苍山,座临江水,佛像双掌拂膝,双足踏地,神色庄重威严。
      雁凌峰惊奇忘语,赵郡主却颇为诧异,直说她七年前来此参拜这尊弥勒大佛时,山崖两侧还有塔楼遮蔽,号称大佛阁,如今这尊坐佛何以曝露于天地之间。待竹筏驶近,才见佛身两侧的悬崖上有百余名工匠正在劳作,方知原有的楼阁殿宇已毁,这些匠人正在重建佛舍。佛像两侧还有两尊十丈上下的护法天王立像,这一大二小三尊石像,上朝峨眉,下朝凌云,卧中有坐,坐旁有立,仰望佛如山,远望山如佛,雁凌峰初睹这雄奇景象,不禁叹为观止。
      岷江流至嘉州地界,因与大渡河、云菱江并流,水势扩大数倍,再行乘竹筏而下已非上策,何况天色将晚,蜀中春色虽早,但日夜冷暖殊异,何况夜雨极多,若不在此处宿住,也须改乘一艘大船。
      赵郡主随身携带的金银玉器不下十数件,皆可做盘缠之用,故而她一路上不改膏粱子弟的奢侈本色,竹筏才一泊岸,她便租了一艘七八丈长的大船。不过天色近晚,船家本不愿立即解缆起锚,要等明日再行下江,可一见她连加筹码价钱,说要在上巳日赶到扬州,黄白之物摆在眼下,船家便也不再推辞。
      大船连夜起航下水,本是船家忌讳之事,雁凌峰原本也不赞成,可赵兰若出手阔绰,也不知给了这大船家长多少好处,连自己劝他明日启程时,老船家竟指着愁云惨淡的夜空说道:“这大晴的月亮天,江面上有条鱼,小老儿也能看清,我自打做了这行当,还没出过岔子!”
      雁凌峰见他执意如此,又见此刻江面上水势虽大,却风平浪静,时隐时现的月色照在江面,银光辉映,数里外的情形依然可见,也算不得富贵险中求,何况已付好了船钱,又何必枉自多虑。
      船入江心,顺流而下,雁凌峰始知这江水在岸边观望时虽稍显平静,可一旦到了江心,水流便湍涌起来,万马奔腾之势皆在水面之下。这正是千山万岭冰雪消融的时节,江水怎能不浩浩汤汤,他后悔不该听任赵兰若任性胡来,可人已上船,势成骑虎,也别无他法;蓦然想起当初南海之行,什么样的惊涛骇浪不曾经历,心境便徐徐镇定下来。
      夜雨果然如约而至,雁凌峰想起怀中还有希音所授的一纸偈诗,奈何这一路上奔波太急,也未曾找到一处“静水”,故而并未展信浏览。静夜沉思,听着枕下江流暗涌,心中万念丛生,孤枕难眠,他起身打开舷窗,凭栏远眺,此时夜雨初歇,月亮爬出云朵,远山近水尽收眼底,他伫立在凉风中凝思许久,本想重拾参透禅机的豁达,却适得其反,看山难是山,看水不是水,心绪杂乱无章,摇头说

第357章 三峡之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