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就瞧出了这诗词的难得之处,每一首都可流传千古,而他们本就身居文坛,却从未听闻过与之类似的诗言。
\t如此便只有了一种可能,这诗词是最近出世,并且诗词的主人就在茶馆里面!
\t能写出如此好诗美词者又岂是寻常人!
\t等那些官员反应过来之后,不由得心神荡漾了起来。
\t有些人更是情不自禁的就念了起来。
\t“世事大梦一场,人生几度秋凉。”
\t“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t这些官员沉迷于词中世界如痴如醉,好似跌入了仙境一般美妙。
\t这些达官贵人的驻足与异常自然也吸引来了更多的人围观,他们中大多数都不识字,只是看着木板上的诸多字迹在讨论到底发生了什么。
\t有个别人识字,但底蕴不足,能看懂写了什么,却难以体会这其中的意境与奥妙,最终也只能看着他们不住的感叹,而自己却摸不着头脑。
\t这一幕仿佛将这个世界分成了两半,那是一道看不见的刀刃,将他们划分到了不同的世界,过着不一样的生活。
\t木板前的一个中年男人,他看着纸张上的寒窑赋已经许久了,这书中所写的悲凉与苦楚,他大多都体会过。
\t想当初他满身文气进入官场,立志要为天下百姓做些大事,可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却毫无建树,甚至因为他的正直与其余官员格格不入,一直被排挤在外。
\t以至于后来他明明是京城户部的从五品郎中,却硬生生被人构陷栽赃逼来了这农安县当一个知县正七品的官。
\t当看到杞听寒写的寒窑赋时,他就感觉到了,这赋中人,不就正是自己吗!
\t还有那字里行间引人入胜的意境,宛若是一个他所不知道的神秘世界。
\t他这一生读过的诗词不知凡几,书籍更是多不胜数,不说阅书十车,但七八车还是有的。
\t但他从未在某篇诗词或是文章上遇到过这种感觉,仿佛这字有了灵魂,能带他进入字里行间的世界。
\t他突然很想见见能写出如此文章的究竟是何人,恐怕是一位看透凡尘的文学大家吧,也不知他一小小知县能与之高攀,与之成为友人。
\t若是人生能得此良友,也不枉来这世上一遭。
\t只是他今日是来听书的,来得仓促,也未带礼品,就这么贸然拜访,恐怕是对大家都不尊重。
\t可这种事可遇而不可求,既然遇见了,又岂能有错过的道理,何况他能写出如此美词,应当不会在意这些细枝末节吧。
\t在门前整理了下衣冠,而后才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大门。
\t进门后他先是扫视了一圈,可并未发现有那个人像是文人大家,反倒是大门的一侧挤满了人,其中也有几个他衙门的官员。
\t只是对此并未理会,他想找到刘掌柜问个清楚,现在他只想见到那位大家,其余的事都可以往后放上一放。
\t他的出现立即就引起了刘复的注意,虽然现在的他穿的是常服,但身居高位的人自身的气质却无法遮掩。
\t刘复愣了一下,赶忙就满脸笑容的迎了上去。
\t“知县大人大驾光临,小店蓬荜生辉呀!”
\t对于刘复的恭维他并未有什么反应,只是拱了拱手,礼仪很足。
\t“我也是听手下人说,董先生来说书了,便来看看,只是我方才在门外看到了几篇诗词,写得当真是好,只是不知道这作词的先生可否在这?”
第二十六章 众人皆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