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十五章 县衙[2/2页]

杞人忧仙 西葫芦藤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的文有的武,他甚至还看到几个身着黑色劲装的人,胸前印着一个捕字,那些人无一不是凶神恶煞,估计瞪一眼小孩都要哭的那种。
      \t杞听寒只是看了一眼就收回了目光,而后跟着魏吴向前走去。
      \t“杞先生,等知县大人给你安排好了岗位,我再给先生一一介绍,一会就要吃饭了,万一说得先生没了食欲,可就不佳了。”
      \t“不急不急,在下就先谢过魏主簿了。”
      \t穿过三大进出的院子来到后院,杞听寒才瞧见王政的人。
      \t此时正是早晨,院子里还算不上热,但也有了些阳光,照在树叶上显得明晃晃的。
      \t这树看模样是桂花树,只是如今时候不到,尚未开花,但种在凉亭旁边,倒也是棵好绿叶,宛若众星捧月般环绕凉亭。
      \t此时的王政就在凉亭里,他面前的石桌上放着早饭,但却未动筷子,手里拿着的是一道折子,正用毛笔写写画画。
      \t“知县大人,杞先生到了。”
      \t“比我想象中的要快上一些。”
      \t王政放下折子,脸上立刻就露出了笑容。
      \t“正好早饭还热,杞先生快趁热吃吧,我还要把这两道折子处理完。”
      \t“呵呵,那杞某可就不客气了。”
      \t“哈哈哈,先生尽管吃便是。”
      \t杞听寒也不跟他客气,拿起筷子就吃了起来。
      \t比起新春茶楼的早饭,县衙的伙食确实要好上一些,一碗小米粥还挺浓稠,三个包子,一碟咸菜,这就是一顿丰盛的早饭了。
      \t杞听寒吃得香甜,王政却眉头紧皱,似乎是遇到什么难题难住了他,眉头紧皱许久,他将目光看向了杞听寒。
      \t“城里那些难民杞先生应该是见过了吧。”
      \t“自然是见过的。”
      \t将嘴里的包子咽下去,手里的粥碗也被他放到了石桌上。
      \t“那杞先生认为将他们安置在那里合适,如今朝廷的文书估计也快回来了,到时候就要着手去办这件事了,可到现在却还没有合适的地方。”
      \t难民的事前几天他刚进城时就跟董峰一起去看过,那时董叔就说等朝廷的文书下来就能安置他们了。
      \t如今文书就要来了,安置那些难民的地方却还迟迟没有选好,这让他很不解。
      \t从青涂山过来时他可是看见了大片的荒地,要是能把这些荒地开垦出来再种上庄稼,以此来让他们自力更生,好像也没什么问题,为何他王政这种事还要纠结呢。
      \t杞听寒说出了自己的疑问,王政对此没有丝毫的不耐烦,很细致的为他讲述了起来。
      \t原来他虽然是知县,但治下突然出现大量的人口的增减都是要向朝廷汇报的,而且安置的时候不能随意增设村镇,在不增加村镇的情况下,只能将人口打散,然后让各个村子消化掉。
      \t但长久以来许多村镇都有意见了,尤其是去年,意见都上书写到他这里了,若是再视而不见,怕是要引起民怨了。
      \t原本这个事情就存在了,他不过是一直拖着眼不见心不烦,但现在很显然是拖不下去了。
      \t对面坐着的杞听寒不紧不慢的又喝了口粥,丝毫没有被这王政认为的难题给难住。
      \t将粥碗放下,他开口道“王知县难道没有想过将他们送去青田村?”
      \t“青田村?”
      \t王政念叨一句,他猛然想起,之前杞听寒在说书时不就是说的是那个村子吗?
      \t若是将那些百姓安置在那里倒是也可行,只不过那里已经很久没人住了,现在忽然又住人了,上面该怎么交代?
      \t听完王政的忧虑,杞听寒笑道“曾经迁出青田村的人,有一部分认祖归宗又回去了,曾经的荒田如今又开垦成了良田,既增加了税收,百姓又安居乐业,这是好事,也是政绩。”

第三十五章 县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