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朱平林抬起头来望着传旨太监,看见那太监似笑非笑的也在看着他。
      细细思索了一下,马上就反应过来了。你这个贪财的阉宦,就是想要钱来堵你的嘴是吗?
      想到后世富人的一句话,能用钱解决的那就不叫事,朱平林顿时一身轻松了下来,回答道:“这位公公远道而来,一路劳累,容本王设宴相待,再详细告知此事。”
      于是他先领旨谢恩,再站起身来,并吩咐下人道:“来人,摆宴席款待这位公公,容本王好好招待招待。”
      用不多时宴席已摆上,众人分宾主而坐,冉洁璧和鱼孟祥也被留下作陪。
      “陈公公,本王实是被人诬陷。想来一定是眼红本王赚钱的人,比如本城内被本王抢了生意的富商,他们也许认识朝中大臣,故而诬陷本王。”朱平林已了解到公公姓陈,找了个说得过去的借口胡乱搪塞。
      “殿下,别人还指出贼寇头目中有以前的王府管事,这可是罪证啊。”
      “陈公公,本王府中来去之人不少,有的只呆了几个月。说实话他们出了王府后去到哪里做什么,本王也一无所知呀?这是本王府内近年离去人物的名单,陈公公可以过目。”朱平林说完便递过来一张名单。
      陈公公接过那张名单来打开一看,里面夹着一张一千两的银票,不由得心花怒放,这可抵得上自己十来年的俸银了。
      拿人钱财,与人消灾,于是陈公公笑着对朱平林说道:“殿下请放心,有这个名单,一定要举报之人说出个真凭实据来,否则定要告他个诬陷之罪。陛下那边怎么回答奴婢心里有数,殿下勿需过虑。”
      此时冉洁璧与鱼孟祥在一旁看到事情成了这个样子,互相对望交换了一下眼神。
      送走了客人们,朱平林仔细的思考,会是谁告的密呢?自己在南浦县城名声不错,一般人都不会与自己作对。而即使有少量被抢了生意的商户,基本上也是不愿意给人打工,只想守着自己的小店铺过自由自在小日子的老实百姓,断不会冒得罪自己的风险去举报。
      而且就算他们敢与自己作对,他们又是怎么知道自己跟山寨有关系的?他们又有什么门路告到崇祯皇帝那里去?绝对不可能是这些人。
      想要知道谁是告密者,只需要知道自己倒台以后谁获利最大最多就行了,这才是比较科学的猜测。
      那这个人应该就是镇国将军朱平栋了,自己倒了,他就有很大机会以嫡次子身份袭封南浦郡王的爵位,还可以接管自己的家产。
      虽说也有一定可能因罪除去封国,朱平栋什么也得不到,但他不这么做的话,他一辈子也就是个镇国将军了。
      如果扳倒了朱平林,他是有机会袭封的,这在大明朝有不少先例。不做什么都得不到,做了有可能获得很大的收益,就算有一定风险,那也值得一试!
      就算没扳倒他朱平林,只要他没有证据证明是自己告密,他就拿自己没办法。
      于是朱平栋就动手了,他安排细作混入了大垭口的山寨,获得了所需要的情报。再联系自己认识的在北京做官的朋友,在崇祯皇帝面前告了朱平林一状。
      没想到的是,崇祯皇帝派来传旨问话的太监这么轻易就被朱平林打发走了。朱平栋也没办法,他不可能去行贿那个太监,因为他也没多少钱,不然上次也不会去向朱平林开口借钱了。
      朝廷那位官员朋友当初在南浦县城当知县的时候就与朱平栋结交了,后来调往京城做了吏部主事。这次他与朱平栋合作,一方面是当初与朱平林有过嫌隙,另一方面是朱平栋承诺继承了郡

第22章 摊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