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还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对于这个言论,韩煜听了可能会被气死,但是朱平林是有些赞同的。
明朝不但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其内阁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如果不是后来的满清入关夺取了天下,说不定也会朝着西方资本主义方向发展。当然首要前提就是要解决庞大宗室问题和土地兼并问题,不然一切都是空谈。
而满清作为华夏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君主专制达到了历史的顶峰,同时军事科技发展也没有任何进步。鸦片战争爆发后,清军的火器居然还停留在明末的水平,两百年来毫无进展。
听了周昊的介绍,朱平林又想到这些,于是他下了个决定,任命周昊继续做把总,但具体职责暂时是训练新兵。而韩煜,朱平林准备升他的官,任命他为羊渠府正六品通判,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这些事。
这些事务,适合他这个恪守制度规规矩矩做事的人,朱平林交给他也不会不放心。以后嘛,朱平林会有机会给他挪挪位子的。
处理完了韩煜和周昊的事,朱平林也把十一个县的管理权纳入了自己手中,上奏给弘光皇帝后,朝廷也是立刻准许。
现在弘光朝廷内部争权夺利,没有心思来管你这偏远地带的一府之事,这也给朱平林形成了事实上的割据。
但是朱平林的主要防守力量还是在羊渠府城南浦县,其他各县都只有少量的一两百士兵维持秩序,防备小股流寇袭击。如果有大军进犯,要么战略性的放弃该城,要么从南浦调集援军支援。
既然现在是弘光朝了,朱平林又取得了这十一个县的实际统治权和财政税收,所以官员的任命基本也就是他说了算了。
之前有品级的武官最低是把总,正七品。在朱平林的军队里,把总下面的连长副连长排长副排长都是军官,却没有品级。
于是朱平林制定了连长为正八品,副连长从八品,排长正九品,副排长从九品,按朝廷各级官员俸禄领取月俸。至于班长副班长,就没有品级了,跟大头兵待遇一样,只是有优先晋升权。
虽然这么做稍微加重了一点财政负担,可是也给基层官兵通过努力进入正式有品级官员的机会,有利于军队提升战斗力。
果然这个改革命令一传出来,全军上下士气高昂。特别是以前视为小头目的连排长们,不但提升了一些收入,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其身份地位,因为现在是有品级的入流的武官了。
以前最早的王府护卫出身的武官们,最高的已经做到了正七品把总,最低的也是正八品连长,换了以前他们根本不敢想象可以成为这样的身份。
而较早加入的一些山贼和流民里的武官里,也有不少的连排长。山贼们都庆幸跟随于剑军投奔南浦郡王是走对了,流民们更是感激朱平林和张功?,不但给了自己一口饭吃没有饿死,还当兵拿饷银,现在有的甚至升为朝廷正式入流武官了。
如果说最开始他们是怨恨大明王朝的,因为自己连饭都吃不上,现在却是变成了心存感激,感谢大明王朝和南浦郡王朱平林给了自己活路,还给了未来。
华夏老百姓就是这样淳朴,谁给自己饭吃,让自己安居乐业,便拥护他。两百多年前这个人叫朱元璋,两百多年后又会是谁呢?
第69章 入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