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寨。
是一五年前的地名。
现在已经成了历史地名。
据传住过一个大官,才得名官寨,后被喊成了关寨。
属维西管辖,处在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交汇的腹地大山中。
古时闯西关,有句赶趟子的话,叫下三关出官寨入横断,说的就是这个关寨。
至于人口。
维西多是傈僳族,不过关寨却是普米族,而且还是普米中的老巴苴,流流帕。
值得一提的是。
老巴苴信仰丁巴教。
一路上。
我将关寨的信息过了一遍。
天黑前,车子才在高黎贡山脚停了下来。
因为前边是羊肠山路,只能徒步进山。
高黎贡都知道吧。
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
才下车,小四九就吐了一地。
我不得不嘲笑他,这么大个人居然还晕车。
小四九红着脖子解释,说是因为戴了墨镜。
我说你既然知道戴墨镜会晕车,干嘛还要戴。
他偷偷的指了指白菊,说戴了会晕,不戴可能会哭。
我无语了。
在我印象中,我家白菊很好相处,虽然冷了点,但胜在讲理。
下车后。
老稂头带路,我们一行人往山上进发。
不比泉水县,大山里空气新鲜,阴凉舒适,我心情一下子就开阔起来。
“都跟紧点,这山上有豺,有东西在背后拍你,也千万别回头,很可能是豺搭在你肩上,趁你回头时,好咬断你脖子。”
老稂头边走边叮嘱,黑子却是笑了,
“别唬人了,真有豺搭我肩膀,我们今晚就开荤,听说那豺肉酸甜紧实,我正好解解馋。”
我刚好走在黑子后边,听他说完,二话不说,就搭在他肩膀上,把黑子吓的跳了起来。
“永成,不带这样吓人的啊。”
滑稽的样子,把我们逗乐了。
我倒是一点也不怕,因为白菊走在我后边。
沿着山路。
我们走了足足两个小时。
又累又饿不说,还被虫子叮了一身包。
“老稂头,还要多久啊,再走都进藏了。”
黑子挠着胳膊,忍不住抱怨起来。
“切,进藏还远着了,这里接近芒康地界,再翻过两个山头就差不多了,到时候,我外甥媳妇会在寨子口接我们。”
老稂头扛着铁箱子,健步如飞,一点都不像个老头。
我一听还有两个山头,差点没哭出来。
要不是白菊背我,我绝对要睡在山上。
老稂头说是两个山头,最后我们还是翻了五个山头才看到一处寨子。
进寨的地拱(门楼)是由木头搭建,上面挂满了牛头骨,正中写着普米文。
因普米来自西番,属于古羌分支。
我看了一阵,才认出来。
就三个字,巴苴佤。
看字面意思,这个普米寨子还不是纯普米。
具体什么含义,我没弄明白,倒是地拱下边的女人我竟是认识。
“老舅,四九,你们可算来了。”
女子看到我们,慌忙迎了过来,手里拿着水壶,给我们一一倒水,热情的很。
老稂头接过茶水一饮而尽。
小四九边喝边打招呼,“谢了,秋香姐。”
没错。
老稂头的外甥媳妇竟是报亭老板娘,那个圆脸圆胸圆臀的女人。
&
第55章 巴苴佤[1/2页]